羊水来源多潜能干细胞的培养鉴定及其定向分化能力的研究

来源 :第四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dlzs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再生医学的飞速发展使干细胞在现代医学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伦理道德问题,胚胎干细胞的研究和临床应用受到了极大的制约;成体干细胞自身分化潜能和增殖能力均有限,只能分化出部分细胞和组织。羊水干细胞的发现为干细胞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羊水来源干细胞有望作为一种新的种子细胞,应用于组织工程领域的研究与细胞治疗。虽然羊水干细胞的培养方法不断改进,但利用现有技术获得的干细胞并不适合应用于人体器官再生医学的研究。通过免疫磁珠法分选获得的干细胞虽然纯度高,但细胞易受动物抗体的污染;连续传代培养法虽可避免干细胞被其他成分污染,但体外培养周期长。我们在实验中通过改良培养方法,建立了一种高速有效的获得羊水干细胞的新方法。目的:1.通过改良培养方法,建立一种高速有效的人羊水来源多潜能干细胞的体外培养体系,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探讨。2.对培养的羊水干细胞进行鉴定。3.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诱导羊水干细胞向成骨细胞、脂肪细胞、神经细胞进行分化,检测其体外分化能力。方法:1.取人孕中期羊水标本进行原代培养,细胞贴壁后挑选出长梭形、呈纤维样细胞,将其称之为起始细胞,利用起始细胞产生干细胞集落。2.流式细胞仪和RT-PCR技术检测胚胎干细胞和间充质干细胞部分标志基因Oct-4、SSEA-4、Nanog、CD29、CD44、CD105和CD117的表达情况,鉴定分离培养的羊水干细胞。3.使用特定培养基,在适宜条件下诱导羊水干细胞向成骨细胞、脂肪细胞、神经细胞进行分化。分别用茜素红S染色、油红O染色以及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对分化出的细胞进行鉴定。结果:1.应用改良后的培养方法,获得的羊水干细胞集落均一性好。体外增殖能力强,倍增时间仅为24h,明显快于常规使用的培养方法。2.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达Oct-4、SSEA-4、CD29、CD44、CD105、CD117等胚胎干细胞和间充质干细胞标志基因,不表达造血干细胞表面标志基因CD45、CD133。RT-PCR结果显示细胞中Oct-4基因mRNA和Nanog基因mRNA均明显表达。3.成骨诱导3周后茜素红S染色见细胞内有钙结节的形成;成脂诱导3周后油红O染色见细胞内有大量脂滴形成;向神经细胞诱导后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细胞巢蛋白(Nestin)的表达呈阳性。结论:1.将改良的培养方法与常规方法良好的结合,使细胞的培养周期明显缩短,获得的羊水干细胞集落均一性好,纯度高。此方法培养得到的干细胞可以作为一种理想的再生医学的种子细胞。2. AFS表达胚胎干细胞和间充质干细胞部分标志基因,体外增值能力强,符合多潜能干细胞的特点。3.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羊水干细胞可以向成骨细胞、脂肪细胞、神经细胞分化。
其他文献
针对存在于摩擦非线性和负载转动惯量时变的伺服系统,提出一种神经元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设计方法。导出了控制对象离散数学模型,介绍了伺服系统结构和控制器设计,并用波波夫
目的:通过术前和术后两个时间点尾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氟比洛芬酯对切口痛大鼠镇痛效果的比较,探讨氟比洛芬酯的预防性镇痛效果。(1)观察不同剂量的氟比洛芬酯对切口痛大鼠的镇痛效果;(2)术前和术后两种给药方式镇痛效果的比较;(3)研究尾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对切口痛大鼠痛行为及脊髓神经元内c-fos蛋白表达的影响,并对术前组和术后组进行比较;方法:雄性SD大鼠64只,随机分组,共8组(n=8)。本实验分为两
目的:研究自然杀伤细胞(NK)对原发性肝癌Heps移植瘤小鼠的增殖抑制作用和机理探讨。   方法:诱导扩增昆明小鼠脾细胞来源的NK细胞,体外培养诱导NK细胞。随机取60只8-12周龄雄
背景:  子宫颈癌占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仅次于乳腺癌,该病的发病呈年轻化和上升化趋势。每年大约有500,000名妇女被诊断为侵袭性子宫颈癌,80%来自于发展中国家,而且有一半
目的:研究改良stoppa入路与腹直肌旁入路治疗髋臼骨折的临床效用对比。方法:采用回顾性比较方法对我院2013年9月到2015-09收治的髋臼骨折患者53例进行分析,将所有患者分为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