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自然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下,干旱区域面积扩大成为全球变化的重要特征之一。旱灾导致的水资源匮乏、生态环境退化、饮水安全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威胁了人类的生存环境。近几十年,贵州省干旱区域扩大,面对这种恶劣的环境,人们要选择切入点,减轻干旱灾害带来的损失,建立干旱灾害风险管理。干旱灾害风险管理是一个糅合多学科的复杂问题,既包括气候、水文、农学等基础的自然科学,还交叉着管理、法律、人文等社会科学。其特点是管理体系庞大,管理目标众多,管理环节复杂,影响因素众多,且管理环境是随机变化的。 本文选取贵州省为研究对象,分析贵州自然和社会特点,选取干旱灾害风险管理为管理方式。浅析贵州干旱灾害风险管理的理论,整理适合贵州省的抗旱措施,选取模糊综合评价和综合打分法来建立贵州省干旱灾害风险管理抗旱能力评价模型,最后利用计算机语言进行结果展示。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 (1)综合分析国内国外旱灾管理的研究成果,结合贵州基础情况,建立贵州干旱灾害风险管理框架,包括贵州干旱灾害风险管理体系和流程;其中管理体系分为法律体系、组织体系、指挥体系、装备保障体系和工作体系,管理流程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根据贵州实情给出适合贵州的长效抗旱措施和应急抗旱措施。 (2)收集2013年贵州省各县市的干旱灾害及抗旱数据,构建了具有14个指标的贵州抗旱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和综合打分法,建立贵州省抗旱能力评价模型。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确定综合权重,结合贵州省实际情况,利用多样本数据五等分的方式制定抗旱能力评价指标分级标准。综合打分法是通过百分制的形式对评价对象的抗旱能力给予打分。本文以兴仁县为例,分析评价结果得出抗旱能力的不足,根据不足之处进行抗旱措施的改进,形成综合有效的抗旱措施。 (3)利用计算机语言初步构建贵州省旱灾管理系统。开发干旱区划及旱灾风险综合管理等技术平台,实现干旱区划及旱灾风险评估等进行统一管理,汇总各类旱灾风险图及评估成果,实现旱灾风险图和旱灾风险信息的浏览、查询、分析、统计、成图、输出、应用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