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LR9表达及其介导HPV11免疫识别分子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tlev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尖锐湿疣是当今流行最广的性传播疾病之一,发病率30.69/10万,而且近年来还有上升的趋势。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 HPV)11型和6型是其主要的致病因素,占尖锐湿疣病变的95%。近年来,虽然对尖锐湿疣的发病机制和防治方法作了大量的研究,但由于对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故还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能完全清除体内的HPV,所以该病是反复发作,久治不愈。机体的免疫状态决定了HPV感染的自然史和其所致相关疾病的结局。尖锐湿疣患者免
其他文献
米屈肼(又称THP,MET-88和mildronate)是一种新型心脏保护药,是卡尼汀的结构类似物。由拉托维亚有机合成所研制,1989年由Grindeks公司首次在前苏联保护性销售,2002年在俄罗斯联邦上市。其剂型有胶囊(250mg、500mg)和注射剂(500mg·mL~(-1))。近年来,美国、日本及西欧对其作用机理、临床疗效进行了初步研究,在我国尚未上市,按我国新药注册管理办法,应属国家3
学位
【背景和目的】肾间质纤维化(renal interstitial fibrosis,RIF)是各种慢性进行性肾脏疾病形态学特征,也是导致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最终共同通路。单侧输尿管梗阻(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肾脏主要病变就是RIF,所以被广泛应用于肾纤维化发生机制及治疗的研究中。分子与细胞水平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各种局部或循环的细胞因子作用下,间质细胞增
学位
背景和目的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数量日益增加。CKD进展至终末期肾衰(end-stage renal failure,ESRF)后需要肾脏替代治疗——透析或者肾移植。CKD进展至ESRF是独立于原发病机制的过程。血流动力学改变和慢性炎症被认为是肾小球硬化和肾小管间质损伤的主要机制。随着病程的进展,健存的肾单位因代偿而增生和高滤过,而这代偿性机
学位
目的 1.观察吡格列酮(PIO)对软脂酸诱导的HIT-T15细胞线粒体结构、细胞的凋亡及胰岛素分泌的改变的影响。2.观察软脂酸和PIO对HIT-T15细胞的ATP、过氧化物酶体增值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PGC-lmRNA)和核呼吸因子-1(NRF-lmRNA)表达的影响。3.探讨PIO保护β细胞的机制。 方法 以仓鼠胰岛素瘤细胞株HIT-T15细胞作为β细胞,游离脂肪酸以软脂酸(palmi
学位
恶性肿瘤能浸润其它组织并形成瘤块,是引起人类死亡的重大疾病之一。近年来,人们通过对肿瘤浸润与转移机制进行广泛研究,发现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尤其是明胶酶A和B在肿瘤的侵袭与转移中起着重要作用;病理情况下,MMPs一方面通过降解基底膜和包绕肿瘤的基质,突破基质屏障,促进肿瘤侵袭转移,另一方面则通过毛细血管内生、新生血管生成等促进肿瘤生长和扩散。因此以MMPs为靶点,开发研制新型抗肿瘤药物得到了
学位
目的:肾间质纤维化导致肾脏损害进行性发展,几乎是所有肾脏疾病进展至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共同途径。多种细胞因子参与的小管上皮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是肾间质纤维化的重要机制。研究提示罗格列酮可能对器官的纤维化有负性调节作用。本研究通过单侧输尿管结扎术构建肾间质纤维化模型,用罗格列酮干预,探讨罗格列酮能否改善肾间质纤维化及可能的机制,为临床肾间质纤维化的治疗提供理论及实验依据。 方法:雄性Wist
学位
目的 评价高强度窄谱蓝光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和对主要致病菌体内外抗菌作用。方法将轻、中度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口服中药逗特可丽,外用白色洗剂。试验组用高强度窄谱蓝光照射(405-420 nm, ClearLightTM,LUMINUS)。连续4周观察患者的皮损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发生。采集治疗前后痤疮内容物进行细菌培养、分离并鉴定菌种。用高强度窄谱蓝光对治疗前培养所得的各种
学位
摘要一 哌嗪异黄酮的结构确证及质量标准研究 哌嗪异黄酮是一种全新合成的可望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的植物雌激素类药物,它是由异黄酮和哌嗪通过乙氧键连接而成。 本文采用多种波谱技术,包括:UV、IR、MS、NMR(~1H-NMR、~(13)C-NMR、DEPT-~(13)C-NMR、~1H-~1HCOSY、HMQC、HMBC)等,并结合元素分析对哌嗪异黄酮的结构进行了研究。归属了本化合物红外光谱
学位
本论文的研究工作主要由吲哚类生物碱spirotryprostatin B的全合成研究和双吲哚甲烷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学研究两部分组成。 1) Spirotryprostatin B是1996年Osada等人首次从菌类Aspergillus fumigatus的发酵液中分离得到的一种吲哚类生物碱,具有良好的抗肿瘤生物活性。论文主要对spirotryprostatin B的不对称合成以及类似物的合
学位
目的:本试验旨在探索一种能够明显缩短角质形成细胞(keratinocyte, KC)培养时间的细胞接种密度和适合组织工程应用的角质形成细胞培养基。通过检测各代角质形成细胞中朗格汉斯细胞(langerhans cell, LC)、黑色素细胞(melanocyte, MC)数量变化,及异体淋巴细胞混合试验,揭示不同代角质形成细胞、成纤维细胞免疫原性的变化,为皮肤组织工程科学选择种子细胞提供实验依据。方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