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雷蒙德·卡佛(Raymond Carver,1938-1988)是二十世纪下半叶美国著名作家。作为一名短篇小说作家,卡佛在创作中具有强烈的空间意识。他习惯于把人物放在一个尽可能明显的环境中,展现人在空间中的生存状态。在卡佛的小说中,空间也能对人物的行为和心理产生影响。本文认为,卡佛通过空间书写来表现人与空间的互动关系,进而表达出“个体存在的不确定性”的特征。本论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雷蒙德·卡佛(Raymond Carver,1938-1988)是二十世纪下半叶美国著名作家。作为一名短篇小说作家,卡佛在创作中具有强烈的空间意识。他习惯于把人物放在一个尽可能明显的环境中,展现人在空间中的生存状态。在卡佛的小说中,空间也能对人物的行为和心理产生影响。本文认为,卡佛通过空间书写来表现人与空间的互动关系,进而表达出“个体存在的不确定性”的特征。本论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卡佛的生平和创作经历、国内外研究现状、本论文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二部分为正文,正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首先介绍了现代空间理论以及文学空间研究的现状,接着分析了卡佛的空间意识在小说文本中的具体体现,并指出卡佛的空间书写是要表达出“个体存在的不确定性”的特征。第二章从酒吧、公寓、医院三个空间意象来分析社会空间中个体生存的不确定性。人物在酒吧里面临着陌生人的威胁,从而陷入一种危险处境。人物在公寓中临时居住,但最终还是要离开公寓,踏上未知的旅程。在医院中,人物受到技术的控制,过度依赖技术的人物在面临意外情况时往往会手足无措。第三章探究自然空间与个体精神的关系。人物在自然空间中能获得短暂的精神自由,但最终还是要回到现实社会。人物在自然空间中往往通过极端的暴力来宣泄自己的焦虑,这种宣泄具有消极意义,显示出人物在家庭空间和自然空间中都无法得到精神的寄托。当自然空间被文明社会所侵蚀后,美好的自然田园将无处可寻,田园牧歌式的自然只能是人物内心的乌托邦。第四章分别从梦境、幻象、回忆三种心理空间意象来探究个体心理状态与现实生活中不确定的处境之间的关系。梦境是对破碎现实的暗示,推动着人物去发现现实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幻象是人物面对外界不确定的处境时所产生的心理防御机制,可以暂时缓解人物的焦虑,但是不能解决现实问题。美好的回忆则给失去家园的人短暂的慰藉,但是人物最终还是要回到现实中来。第五章指出卡佛小说空间书写的意义。文学意义上,卡佛通过对空间的书写展现出个体的生存状态,读者在阅读文本后能对文学空间产生新的认知。现实意义上,卡佛通过空间书写是要展示平凡人物艰难的生存状态,表现他们在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困境。这体现出卡佛深厚的人道主义关怀。在哲学意义上,卡佛在人物面对不确定的处境时并未给出唯一正确的解决办法,而是让人物自由选择生存方式。这是一种存在主义式的“自由选择”。也正因如此,卡佛在小说中还原了一个真实的世界。最后一部分为结语。卡佛在小说中通过空间的呈现,展示了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进而揭示出现代人的生存困境。但是不确定性的世界也是一个真实的世界,这也是卡佛作品的意义所在。
其他文献
五四时期,在“人的发现”和“儿童的发现”的推动下,茅盾踏上儿童文学之路。茅盾是儿童文学的先驱者,他与孙毓修一起最先编译西方儿童文学作品,由此催生了真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同时茅盾打破了之前用文言文介绍童话的惯例,开创了儿童文学的白话文时代。“五四”以来,儿童文学普遍赞颂儿童、沉溺儿童世界,茅盾确立了对儿童文学的理性态度,注重儿童文学的教育作用,以此指引儿童走向生活之路。茅盾的儿童文学观念及其实践,秉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了“跨学科学习”任务群,“跨学科学习”任务群教学或将成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常态。开展“跨学科学习”任务群教学,要理解该学习任务群的内涵、价值追求,积极探索该学习任务群的教学实施。
近20年来,以中国大陆以外的“多种华语”使用者群落及其文化生产(包括电影、美术、文学等)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华语语系”(Sinophone)理论,已成为北美汉学界最具挑战性的激进理论表述之一。“华语语系”以大陆学科建制中的“华文文学”及其背后的“国族文学”(National Literature)范式为其潜在论敌,通过挪用西方后殖民论述的“去中心”视角,解构近代以来中国文学中的“民族国家”话语。由此
施蛰存的小说中,存在着明显对立的两个空间:一个是化名为×州,实则是其曾经生活过的杭州、苏州和松江等地,另外一个则是灯红酒绿的上海都市。光怪陆离的欲望都市上海与周边传统质朴的乡土世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大都市洋溢着车水马龙的喧哗,小城镇和乡村则充满自给自足的宁静。因此,恬静安逸的乡村不自觉地成为都市人被繁忙生活“挤压”后的精神疗救之所在,同时乡村文明也在这一过程中被占主导地位的都市话语影响,加上乡村文
武王克商作为先秦历史上一件改朝换代的大事,从西周开始到汉代初期,都是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很多文献对此都有所记载。如《尚书》《诗经》《逸周书》《左传》《古本竹书纪年》《史记》等,都对武王克商进行了丰富的书写。因此文章将目光聚焦于这一热点问题在秦汉时期文献中的文学书写,综合运用传统文献与新出土青铜铭文的资料进行论证,将文献中对武王克商故事的书写进行比较分析和梳理,以对武王克商故事在秦汉时期文献中的书写
金云楚乃朝鲜王朝后期的诗妓,一生创作了二百四十五题三百三十六首汉诗;于1831年嫁与身份显赫的金履阳为妾,因诗妓出身的特殊性,其交游广泛,还参与创办了朝鲜第一个女性文学社团——“三湖亭诗社”,在朝鲜女性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本文以《云楚奇玩》和当前收金云楚诗最全的《云楚堂诗集》作为文献基础展开研究,全文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论三个主要部分,其中正文又分为四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选题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现状。
“真实”是非虚构文学的核心,在关于非虚构文学的讨论中,“真实”却受到诸多质疑。本文以非虚构文学“真实”为出发点和立足点,主要依托《人民文学》“非虚构”专栏作品,考察非虚构文学作家的主体意识介入、呈现以及审美效果。本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其中正文共分为四章。绪论部分梳理了非虚构文学的研究现状,界定了非虚构文学和作家主体意识的基本内涵,提出关于非虚构文学真实性问题的疑问。第一章从非虚构写作前
表物三音名词是三音词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是社会文化、科学发展的一面镜子,也是人类认识客观事物以及进行社会交际的重要工具。本文以《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和《现代汉语常用词表》(草案)中所收录的表物三音名词为研究对象,以理据学为基础理论,引进理据学中的理据元分析法,对1978个表物三音名词的理据元进行划分并分析,揭示其理据元的分布规律和理据的特点,同时比较不同类别的表物三音名词理据元
综观葛亮的作品谱系,“都市”一直是其文学创作关注的重点之一,这源自他的都市生活经历。而深入文本内部后,可以发现与“都市”遥相呼应的另外一个主题——“文化”。在他都市观念的背后,呈现的是不同向度的文化场域。不同文化向度的表征及其对话,是葛亮一再关注并实践的文化命题。历史名城南京与现代都市香港的双城生活经历,使葛亮陷入传统与现代文明的对峙中,促使其审视自身的文化主体性,并激发了创作灵感。因此,葛亮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