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东省是我国东部的经济大省,2011年山东省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山东省经济未来的发展越来越受关注。美国硅谷、台湾集成电路生产基地、印度班加罗尔软件基地及我国长三角、珠三角制造业为代表的经济奇迹验证了产业集聚巨大的经济带动力。产业集聚通过降低群内企业生产成本、提高劳动专业化分工程度、增强知识创新扩散等方式不断促进地区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使地区经济保持其竞争优势。然而国内外实证文献对产业集聚促进地区劳动率这一观点并未达成共识,且既有的实证研究很少考虑到产业协同对集聚效应的影响,这可能是其结论未能统一的其中一个原因。在产业集聚理论、外部性理论和产业协同理论基础上论证了产业协同条件下产业集聚会更好的促进地区劳动生产率增长,构建了协同性产业集聚效应计量经济模型,由于各产业特征不同分别建立工业、生产性服务业、消费性服务业三个计量经济模型。其中产业集聚度变量利用区位熵指数进行衡量,产业协同度变量通过建立山东省二三产业复合系统协同模型进行衡量。以山东省17个地级市2006年至2011年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利用eviews6.0分别对工业、生产性服务业、消费性服务业三个计量模型进行面板回归,为保证实证研究结果的可信度在回归前对样本数据做了稳定性和协整性检验。模型回归结果表明,工业集聚系数显著为正;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系数显著为正;消费性服务业集聚系数为正但未通过显著性检验;三个计量模型中二三产业协同度与产业集聚度乘积系数均显著性为正,表明山东省工业、生产性服务业、消费性服务业集聚推动了地区劳动生产率提高,且山东省二三产业协同是各产业集聚效应发挥的条件。基于理论和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山东省工业集聚、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和消费性服务业集聚对地区劳动生产率均产生了正向推动作用,验证了山东省产业集聚效应;第二,在山东省二三产业协同条件下工业集聚、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和消费性服务业集聚效应会更好发挥。因此,山东省各地区在借助产业集聚推进地区经济发展时应注重产业间的协同发展,通过支持和发展相关及支援型产业发展,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使产业集聚效应发挥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