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桐枯萎病拮抗菌伯克氏菌Burkholderia arboris(Ba1)的分离鉴定及拮抗作用研究

来源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sinfoby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油桐(Vernicia fordii)是我国四大木本油料植物之一,所生产的桐油是世界上最优质的干性植物油之一,传统用作涂料、油漆,现用于大规模集成电路板的浸渍材料,在航天科工、电子科技、医疗卫生上有着不可或缺的用途。作为油桐的主产国和原产地,我国油桐栽培利用历史悠久。但由尖孢镰刀菌油桐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fordiis,Fof-1)造成的油桐枯萎病(俗称“桐瘟”),已在全国8个省份90多个县市发生病害,对油桐产业造成毁灭性破坏,经济损失巨大,严重威胁着全国近百万公顷的油桐林。植物枯萎病是植物十大真菌病害之一,已对全世界120余种植物栽培种发生危害,目前尚无有效防治措施,特别是生物防治有效菌株缺乏。作为林木,油桐杂交和分子抗性育种耗时长、难度大;化学防治易产生农药残留并且污染环境,而微生物防治具有生态、持续、高效等优点。我们前期在油桐枯萎病林发现大面积的油桐出现感染枯萎病的症状,但是极少部分油桐植株生长正常、没有发病。为提供有效生防菌株以防治油桐枯萎病,本研究以感、抗枯萎病油桐植株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感、抗病油桐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从油桐根中分离和鉴定油桐枯萎病拮抗菌,获得了油桐枯萎病拮抗菌伯克氏菌Burkholderia arboris,命名为Ba1,并进一步分析伯克氏菌Ba1的拮抗能力和拮抗化合物。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感、抗油桐根际微生物结构差异显著,伯克氏菌是抗病油桐根际主要富集拮抗菌之一。在油桐枯萎病区采集感、抗枯萎病的油桐根,收集根际土,进行细菌和真菌高通量测序,油桐根际土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结果显示,病原菌镰刀菌属(Fusarium sp.)可以显著区分感、抗病油桐组,进一步发现拮抗菌伯克氏菌(Burkholderia sp.)可以区分感病和抗病油桐组。同时取感病油桐区的土壤种植易感枯萎病的杨树(Populus deltoides×P.euramericana)、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以及拮抗枯萎病的水稻(Oryza sativa)、玉米(Zea mays),对这四种植物根际土菌群结构分析发现,镰刀菌属以及伯克氏菌属可以显著区分这两组植物,伯克氏菌在具有拮抗枯萎病能力的水稻和玉米根际显著富集。(2)油桐枯萎病拮抗菌伯克氏菌Ba1的分离和鉴定。用特定的培养基-MEA培养基(含双抗)从油桐根和根际土中分离、筛选拮抗菌,发现伯克氏菌分离数量远超其他拮抗菌,并且伯克氏菌菌株拮抗效果优于其他拮抗细菌。通过特异性16S r RNA引物PCR扩增并初步鉴定为Burkholderia arboris,将其命名为Ba1;进一步构建伯克氏菌属内的系统进化树,发现Ba1属于伯克氏菌群(Burkholderia cepacia complex,Bcc),Bcc是伯克氏菌属内紧密相关的菌种,在促进植物生长、生物防治植物病虫害和生物修复方面的生物技术应用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建立了从油桐根和根际土中快速高效分离伯克氏菌的方法,将分离鉴定到的伯克氏菌菌种进行专利保藏,保藏号为CGMCC No.16905。(3)伯克氏菌Ba1对枯萎病菌等多种植物病原菌有拮抗作用。对分离的伯克氏菌拮抗能力进行了测定,通过对峙实验发现伯克氏菌Ba1对油桐枯萎病菌(F.oxysporum f.sp.Fordiis,Fof-1)、黄瓜枯萎病菌(F.oxysporum f.sp.cucumerium)、果生链核盘菌(Monilinia fructigena)、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禾谷镰刀菌(F.graminearum)等植物病原真菌都具有明显拮抗效果。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现Ba1对峙条件下引起Fof-1菌丝孢子异常。通过伯克氏菌菌剂单因素实验确定伯克氏菌Ba1拮抗菌剂为King A以及King A+Fe3+培养基,将菌剂浸泡油桐种子的萌发实验发现,King A培养基可以促进种子的萌发。(4)伯克氏菌Ba1产生哌嗪二酮类和吡咯并吡嗪酮类具有拮抗作用的化合物。首先通过隔板实验确定伯克氏菌Ba1发挥抑菌作用不是通过产生挥发性物质;其次,对峙实验结果表明,伯克氏菌Ba1非挥发性的粗提物对油桐枯萎病菌具有抑制作用。进一步通过超高效液相串联飞行时间质谱(UPLC-MS-MS)分析Ba1的粗提物,初步确定化合物类型;进一步利用化合物的相应标品进行液相质谱(LC-MS)鉴定,确定伯克氏菌产生了9个化合物,属于哌嗪二酮类化合物(Diketopiperazines,DKPs)和吡咯并吡嗪酮类化合物。施加纯化的DKPs发现,DKPs对油桐枯萎病病菌具有很显著的抑菌效果,DKPs类化合物被报道具有抗细菌、抗真菌、抗病毒、抗肿瘤、抗疟疾等多种生物活性,吡咯并吡嗪酮类化合物具有消炎和抗肿瘤活性。这两类化合物生物合成途径主要为非核糖体肽合成酶(Non-ribosomal peptide synthases,NRPSs)途径;基于Ba1全基因组测序和分析,找到参与这两类抑菌化合物合成的NRPSs途径的3个基因簇,位于Ba1基因组1号scaffold中的44个基因和39个基因,以及2号scaffold上50个基因,具体合成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本文利用涡度相关系统(Eddy covariance system,EC system),观测民勤绿洲—荒漠生态系统梭梭人工林植被区和裸地区两种不同下垫面能量和蒸散(Evapotranspiration,ET)变化特征。利用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数据,探究了不同大气湍流运动条件下的能量平衡特征,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能量分配随环境因素的变化特征,以及生长季和非生长季的ET变化特征。利用增强
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是中国栽培悠久、面积最广、经济价值最重要的竹种。竹笋味道鲜美,属于绿色森林蔬菜,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纤维素等。毛竹冬笋是立秋前后由毛竹的地下茎的侧芽发育而成的笋芽,是我国传统的食品之一,因其笋质幼嫩,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研究发现在生产实践过程中,施肥不仅可以影响竹笋的产量,而且会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竹笋的营养品质和口感品质
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是我国珍贵的乡土树种,其材质优良,具有较高的生态和经济价值。然而,在进行栓皮栎大面积培育时,灌溉和施肥等技术的缺乏和不成熟会导致育苗成活率低,苗木生长较慢,不能满足实际生产和造林的需求。因此,改善栓皮栎在育苗过程中的水肥制度,对发展栓皮栎珍贵优质用材林具有较大意义。本试验以栓皮栎当年生播种苗为材料,采用四因素(土壤水分(W)、施氮量(N)、施磷量(P)
杨树材色浅、弹性大、重量轻且加工性能好,是我国短周期工业用材林的首选树种之一。杨树材性性状和叶片性状遗传变异以及与生长性状相关性的研究,不仅为杨树无性系综合选择提供依据,也对工业生产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利用13个国外引种黑杨派无性系在北京昌平和河北廊坊分别营建无性系对比试验林,选用2根1干、规格一致的苗木,株行距分别为3 m×4 m和3 m×5 m,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3次重复。连年生长季结
森林生长收获模型作为研究林分生长变化动态规律及林木生长收获预估的基本工具而受到高度重视,是现代林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步回归法被广泛应用于回归模型的研究。然而,该方法忽略了由于变量选择过程而导致的模型不确定性。贝叶斯模型平均法(BMA)选择所有可能的模型并使用这些模型的后验概率来执行所有推论和预测。本文以福建邵武卫闽林场的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密度试验林为研究
植物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与养分循环特征反映出外界环境变化对植物体内元素分布、元素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元素间的动态平衡的影响。目前,关于植物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研究多见于自然环境差异下的多物种对比,而对外源养分添加下单一物种不同发育时期的研究极少。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Hu et Cheng)是我国东部沿海防护林的先锋造林树种之一,水杉所具有的涵养水源、改善土壤性质
森林资源调查是林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准确采集森林变化信息,对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决策和森林质量的提高有重要作用。南方人工林,尤其桉树人工林具有生长迅速、轮伐期短、迹地更新快等特点,非常需要一种能够快速检测短时期内森林采伐与更新变化的方法,实现年度出数。遥感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高空间、高时间分辨率的数据源,为更加准确、快速地识别地物变化提供了可能。本文以变化频繁、高度集约经营的广西上思县人工林为研究
土壤微生物作为土壤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参与到有机质分解、养分元素循环以及能量转换过程,在维持生态系统生产力、功能及稳定性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森林植被组成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和结构,但地上树种丰富度-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尚不完全明确。以往多在草地和天然林生态系统中研究植物多样性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关系,而人工构建的多树种混交林生态系统中树种丰富度如何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和结构需要进一
目前,我国超高压输电线路建设规模越来越大,传统的人工线路巡检已经无法满足目前超高压公司的业务需求。为解决目前超高压输电公司普遍存在的一些输电线路巡检弊端,基于"云、大、物、移"现代信息技术,将人工智能技术与输电线路巡检业务融合,设计了一套基于人工智能的超高压输电线路智能巡检系统。该系统的应用可有效实现现场巡检人员的身份识别、现场实时安全管控与实时任务监测、现场辅助决策等功能,具有提升输电运维的安全
沉香是沉香属(Aquilaria spp.)树种在生长过程中形成的由木质部组织及其分泌物共同组成的天然混合物质,作为传统药材和名贵香料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是一种高附加值林产品。沉香资源主要分布在南亚次大陆的东北部到印度尼西亚群岛、巴布亚新几内亚群岛,一般将沉香划分为莞香系、惠安系和星洲系三个产区。不同产区的沉香品质差别较大,价格相差悬殊,产地造假现象屡见不鲜,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另外,沉香属植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