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鸟类的巢寄生是某些鸟类将卵产在其他鸟的巢中,由其他鸟(寄主)代为孵化和育雏的一种特殊的繁殖行为。反寄生是寄主在寄生压力下进化出的具有对抗寄生意义的行为特征。本研究从筑巢、产卵、孵卵到育雏四个时期,在巢址选择、繁殖节律、卵色变异与卵识别、杜鹃识别与巢防御、育雏雏鸟食性等方面系统地研究了辽宁地区大杜鹃(Cuculus canorus)潜在寄主—北红尾鸲(Phoenicurus auroreus)应对寄生的行为特征,以期揭示辽宁地区的北红尾鸲被寄生率低的原因。研究结果如下:(1)2017年共收集到北红尾鸲44巢巢址有效数据,主成分分析显示,巢口因子、巢空间位置因子、光照因子、人为因子、安全与隐蔽因子为该地区北红尾鸲巢址选择的主要因素。北红尾鸲巢口一般为狭窄的缝隙,可有效阻挡寄生者进入产卵;巢隐蔽性好,巢口和巢上方隐蔽度皆高;喜与人类相伴筑巢,巢距离建筑和路的距离近。(2)调查了44巢北红尾鸲产首枚卵日期和当地大杜鹃繁殖日期,结果显示北红尾鸲产卵高峰显著早于大杜鹃迁徙到来时间,另外发现北红尾鸲较之同域的其他雀形目鸟类其卵期和育雏期显著缩短。(3)收集到44巢北红尾鸲卵色,辽宁地区北红尾鸲种群有两种卵色,分别为青色和白色,产白色卵的巢数与产青色卵的巢数比例接近1:1。基因分型实验发现,辽宁地区产两种卵色的北红尾鸲在Cytb和COI基因上有差异,此地区的北红尾鸲分为两个卵色支系种群。(4)完成了33巢北红尾鸲蓝色模型卵识别实验,结果显示该地区的北红尾鸲对蓝色模型卵的识别率为83.84%,显著高于其他地区的北红尾鸲,识别模型卵的主要方式是将卵叼出巢外。(5)19巢北红尾鸲巢防卫和24巢杜鹃标本识别实验显示,该地区的北红尾鸲具有一定的巢防卫能力,孵卵期雄鸟警戒强度高于雌鸟。但是对杜鹃的标本没有识别能力,对标本的反应为无反应或低声飞鸣,且雌鸟的反应强度显著高于雄鸟。(6)共对16巢北红尾鸲进行了育雏期录像,视频分析结果显示,北红尾鸲平均育雏频率为11.388±1.065只/h,育雏频率较高,雌雄鸟共同育雏且育雏频率无显著差异,雏鸟食物组成中含有大杜鹃雏鸟所不能消化的具有坚硬外壳的甲虫,比例占到食物总量的18%。以上研究结果证明,北红尾鸲巢址具有一定的反寄生特征,卵色的双色变异与较强的卵识别能力给杜鹃的寄生带来极大的困难,并且辽宁地区的多数北红尾鸲巧妙的避开了大杜鹃的繁殖时期,育雏期的雏鸟食物组成也是一种特殊的反寄生策略。北红尾鸲以上行为的产生是否专门为了反巢寄生而进化出来的,本研究未能证明,但是其有一定的反巢寄生意义,我们认为这可能是本地区大杜鹃不选择北红尾鸲作为寄主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