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日两国文学史上,隐逸文学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以中国的老庄思想为中心的道家隐逸思想,被认为是隐逸文学的思想源泉。受相同隐逸思想的影响而形成的中日隐逸文学,既有相通之处,又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征。中国的魏晋时期(220-420)和日本的中世(1192-1603)是隐逸文学最兴盛的时代。这两个时代在历史上都被称为“乱世”,为了避乱,文人们放弃世俗生活,而投入自然的怀抱是当时的风潮,于是隐逸文学也就应运而生。中日隐逸文学表现出了一些共通性,如逃避俗世;向往自由;还有亲近自然等等。但是,由于实际的生活状况、个人的生活圈、民族的审美意识等的差别,中日隐逸文学又各放异彩。
中日隐逸文学的相关研究可以说是汗牛充栋,不计其数。但主要倾向于围绕各自的隐逸思想、隐逸行为、隐逸生活进行探索,从比较文学的观点出发,对中日隐逸思想进行比较研究的较多。与此相对,选取中日隐逸文学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来进行比较的似乎很少。所以,笔者虽然深知才疏学浅,但还是斗胆选取被称为“中国隐逸诗人之宗”的陶渊明,和素有“日本中世隐逸文学双璧之一”赞誉的吉田兼好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在老庄思想的影响下,二者的隐逸思想、隐逸行为、隐逸生活有何相通之处,又存在着什么不同。从影响研究的立场出发,分析中日隐逸文学的特质,探寻其异同,希图从总体上把握其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