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肉芽肿性乳腺炎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诊断、分期、各期中西医治疗方法,通过回顾临床病例资料,总结诊治经验。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住院的肉芽肿性乳腺炎病例,采集原始病例信息,包括一般资料、临床病况、治疗情况等,整理并登记数据,对其发病因素、疾病特点、治疗经过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使用Excel软件汇总数据,运用SPSS 17.0数据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共收集肉芽肿性乳腺炎病例30例,患者均为女性。发病年龄22~43岁,平均年龄32.30±4.73岁,以31~35岁多发(所占比例50%)。2、距末次哺乳两年后肉芽肿性乳腺炎发病趋势有所上升(43.3%)。3、以秋、冬季节发病较多。3、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肿块期、脓肿期、溃后期,其中肿块期9例,脓肿期11例,溃后期10例,分别占总人数的30%,36.3%,33.3%。4、初诊时最易误诊为乳腺导管扩张症。5、根据临床分期,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本病,共随访30例,随访时间20天~12个月,平均随访时间4个月,共复发4例(肿块期2例,脓肿期1例,溃后期1例),总复发率13.3%。结论:本病依据临床特点及表现分为肿块期、脓肿期、溃后期。病理活检组织学检查对该病有确诊意义。在治疗上,根据我科姜兆俊名老中医经验,将肉芽肿性乳腺炎划为阴证疮疡,基本病机为气阴两虚或阴虚火旺。在治疗过程中,应始终遵循益气养阴的原则,并依据三期的不同病机,确定不同的治疗原则。依据临床分期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在本病的治愈效果及降低复发率上有一定优势。肿块期是最佳治疗时期,治疗的关键在于控制炎症、局限病灶。手术方式及切除范围的要求主要是在尽量避免复发的前提下,除完整切除病变部位,还需兼顾乳房外形。除此之外,还应注意引起本病的原发因素并对症处理。因本病病变具有以乳腺小叶为中心,呈多灶性分布等病理特点,经治疗后应密切随诊,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