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瓜蚜(Aphis gossypii Glover)对葫芦科蔬菜危害严重,通过刺吸式的口器来吸取植物汁液、排泄蜜露使植株发育不良、滋生霉菌,并能传播植物病毒病,严重影响瓜类蔬菜品质。为有效控制瓜蚜在设施黄瓜上的发生,实现高效低毒的化学防治目标,本研究以本课题前期获得的防治瓜蚜协同增效杀虫剂效果为基础,对比氟啶虫酰胺以及吡蚜酮的水分散颗粒剂(WG),继续深入探索剂型和施药方法对防治瓜蚜增效作用明显的氟啶虫酰胺与吡蚜酮1∶1、2∶3两种配比的防效影响,以及对两种非靶标生物蜜蜂和蚯蚓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盆栽防效试验在温室内采用盆栽法测定了50%氟啶虫酰胺·吡蚜酮WG(1∶1)、50%氟啶虫酰胺·吡蚜酮WG(2∶3)、20%氟啶虫酰胺·吡蚜酮SC(1∶1)等3种氟啶虫酰胺·吡蚜酮制剂的药效差异。试验结果表明:氟啶虫酰胺和吡蚜酮的混配药剂在试验浓度25mg/L、50 mg/L、75 mg/L的防效整体优于氟啶虫酰胺和吡蚜酮的单剂,表现出良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在试验浓度下,药后1天,三种氟啶虫酰胺·吡蚜酮制剂除25 mg/L的50%氟啶虫酰胺·吡蚜酮WG(2∶3)外,各处理的防效均在40%以上。药后7天,三种氟啶虫酰胺·吡蚜酮制剂各处理的防效均在95%以上。25 mg/L的50%氟啶虫酰胺·吡蚜酮WG(2∶3)的速效性较差可能与混配比例有关。从剂型来看,50%氟啶虫酰胺·吡蚜酮WG(1∶1)第1、3、7天的防效对比20%氟啶虫酰胺·吡蚜酮SC(1∶1)差异并不显著。从药剂配比来看,50%氟啶虫酰胺·吡蚜酮WG(1∶1)和20%氟啶虫酰胺·吡蚜酮SC(1∶1)在施药后1天的防效要优于50%氟啶虫酰胺·吡蚜酮WG(2∶3),但在施药后3天,两种配比的防效差异逐渐减小,至第7天时,50%氟啶虫酰胺·吡蚜酮WG(2∶3)的防效甚至还稍优于其他两种混配比例1∶1的制剂。2.田间防效试验本实验主要通过喷雾和灌根两种施药方法来检测氟啶虫酰胺·吡蚜酮3种制剂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与喷雾处理相比,50%氟啶虫酰胺·吡蚜酮WG(2∶3)的灌根处理在试验剂量为7.5 g a.i./hm2和15 g a.i./hm2时在施药后3、7、14天能表现出更高的防效。对比20%氟啶虫酰胺·吡蚜酮SC(1∶1)两种施药方法,灌根处理仅在试验剂量为7.5 g a.i./hm2的施药后3天时防效优于喷雾处理。而50%氟啶虫酰胺·吡蚜酮WG(1∶1)以及两种单剂的喷雾处理防效均优于灌根处理。剂型方面,与50%氟啶虫酰胺·吡蚜酮WG(1∶1)的喷雾处理相比,20%氟啶虫酰胺·吡蚜酮SC(1∶1)的喷雾处理在试验剂量7.5 g a.i./hm2时的作用效果较差;在试验剂量为15 g a.i./hm2、22.5 g a.i./hm2时,喷雾处理的防治效果与水分散粒剂差别不显著;而20%氟啶虫酰胺·吡蚜酮SC(1∶1)的各灌根处理防效则显著低于50%氟啶虫酰胺·吡蚜酮WG(1∶1)的灌根处理。对比三次田间防效调查结果:三种制剂中,50%氟啶虫酰胺·吡蚜酮WG(1∶1)用于喷雾施药时速效性与持效性均为最佳,且在灌根施药处理中的速效性亦是最好;而50%氟啶虫酰胺·吡蚜酮WG(2∶3)的灌根施药处理后期防治效果较好,在各个灌根处理中持效性最佳。3.非靶标生物毒性试验根据蚯蚓急性毒性试验结果,依据GB/T 31270.15-2014《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农药对蚯蚓的急性毒性按LC50的大小划分标准,三种供试制剂均为低毒。根据蜜蜂急性接触和急性经口毒性试验结果,依据GB/T 31270.10-2014《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农药对蜜蜂的急性接触和急性经口毒性按LD50的大小划分标准,结果表明:50%氟啶虫酰胺·吡蚜酮WG对蜜蜂的急性接触毒性为中等毒,其余急性接触毒性均为低毒。50%氟啶虫酰胺·吡蚜酮WG(1∶1)对蜜蜂的急性经口毒性为高毒,10%氟啶虫酰胺WG为低毒,其余均为中等毒。但在试验过程中发现,10%氟啶虫酰胺WG或由其使用助剂的差异性,使其对蜜蜂具有一定的拒食作用,可能是造成其低毒的一个原因。从对两种非靶标生物的毒性来看,三种混剂在规定剂量内灌根使用时,不会对蚯蚓造成危害性影响。但在应用蜜蜂授粉的蔬菜设施保护地内喷雾使用时应尽量谨慎使用,特别是50%氟啶虫酰胺·吡蚜酮WG(1∶1),虽然防治效果好,但对蜜蜂毒性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