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①利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研究正常成人大脑白质纤维束各向异性特征;②探讨 DTI 对脑梗死诊断的价值。 方法 对 26 名正常志愿者和 35 例脑梗死患者进行MR检查,包括常规T1WI、T2WI、T2 FLAIR、DWI及DTI成像序列,重建FA图及三维彩色编码张量图。对正常志愿者分别在半卵中心、基底节区和大脑脚层面选择感兴趣区测量主要白质纤维束FA值。脑梗死患者FA图重建后对梗死区及健侧正常对照区白质进行FA值、ADCAV值测量。 结果 在正常组DTI显示灰质与白质区各向异性存在显著差异,不同部位的白质纤维束各向异性程度亦不相同,脑白质连合纤维(胼胝体)各向异性程度最高,其次为脑白质的投射纤维(内囊),再次为联络纤维(半卵圆中心)、丘脑、基底节区灰质核团等。重建FA图和三维彩色编码张量图可显示白质内大部分主要的白质纤维束。在脑梗死患组DTI能早期发现较小的白质内梗死灶,脑梗死后脑组织FA值、ADCAV值随病理生理演变呈一定规律性变化,病侧FA值在超急性期较对侧无一致性变化,可轻度升高或者轻度降低,随后(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呈不可复性减低趋势。病侧ADCAV值随时间变化呈明显减低,逐渐恢复,假正常化,后又升高的规律。 结论 DTI可清晰显示脑内白质纤维束的走行及分布,为了解脑功能与白质通路间关系提供了强有力研究手段。ADCAV值与FA值联合应用有助于对脑梗死进行更精确的临床分期,评估梗死发生时间。与常规MRI及DWI相比DTI可清晰显示梗死灶与白质束的空间位置关系,提高对病变区解剖定位的精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