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铜绿微囊藻是我国内陆湖泊水华发生时的主要优势藻种。随着卫星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铜绿微囊藻水华的遥感监测和预警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水华暴发前后以及水华过程中,浮游藻类群落不断进行演替,造成各组成藻种百分比例的变化,铜绿微囊藻比例可以指示水华爆发的状态,对监测蓝藻水华和预警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实验室培养铜绿微囊藻、普通小球藻、梅尼小环藻、卵形隐藻和纤细裸藻这五种我国内陆湖泊常见藻类,研究铜绿微囊藻区别于其余四种藻的光谱特性。基于藻类的吸收光谱特征,研究混合藻中铜绿微囊藻比例的光学估算方法。通过实验室配制与太湖实测藻类比例相近的混合藻水样,分析比较实验室条件下培养藻类与太湖野外水样生物光学特征的差异,在此基础上,发展太湖铜绿微囊藻比例的估算方法。本文主要得出如下结论:(1)铜绿微囊藻与普通小球藻、梅尼小环藻、卵形隐藻和纤细裸藻的光学特征差异铜绿微囊藻与普通小球藻、梅尼小环藻、卵形隐藻和纤细裸藻吸收光谱各有特点。受蓝藻特有色素藻蓝蛋白的影响,铜绿微囊藻在624nm有一个吸收峰,类似地,铜绿微囊藻散射光谱在624nm具有的散射谷和遥感反射率光谱中624nm的反射谷是其区别于其余四种藻的主要光谱特征。(2)室内培养和野外水样混合藻吸收光谱特征差异分析实验室混合藻和相近比例的太湖实测样点生物光学特征的差异,总的说来实验室混合藻与太湖实测样点都表现出浮游藻类的典型吸收特征,但由于太湖与实验室藻类生长环境的差异及色素浓度的不同,二者吸收光谱存在差异。太湖样品光谱峰谷特征不如实验室藻类明显,实验室配制的混合藻在440nm附近的吸收峰更靠近长波方向,且在675nm处的吸收峰比太湖实测样点突出。(3)实验室混合藻铜绿微囊藻比例估算在实验室条件下,分析光谱相似指数、偏最小二乘回归和波段比值[a(675)-a(624)]/[a(675)+a(624)]对铜绿微囊藻与普通小球藻、梅尼小环藻、卵形隐藻、纤细裸藻的混合藻,以及参照太湖实测样点配制的多藻混合藻样中铜绿微囊藻比例的估算效果,三种方法对实验室混合藻中铜绿微囊藻比例估算皆能得到较好的效果。多藻混合藻样估算效果比两组分混合藻稍差。实验室条件下,三种方法在铜绿微囊藻比例较高的情况下估算精度更好。(4)太湖铜绿微囊藻比例估算分别用光谱相似指数、偏最小二乘回归和波段比值法对太湖铜绿微囊藻比例进行估算,三者相对误差分别为11.39%、10.36%和10.98%,误差分布规律相近,估算精度均比实验室混合藻估算精度低。在铜绿微囊藻比例较低时三种方法估算误差均较大,铜绿微囊藻比例较高时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具有更高的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