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APACHEⅡ评分系统比较两种ARDS诊断标准对于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价的差异;探究APACHEⅡ评分对于ARDS患者预后判断的意义。
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中国医大附属盛京医院ICU科、呼吸内科MICU,急诊科EICU,因各类原因导致ALI/ARDS患者共108人。分别通过AECC标准和柏林标准进行分组。其中符合柏林标准共76人。并根据患者预后及疾病程度进行分组。统计各组APACHEⅡ评分及预后情况。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各标准组内ARDS患者随病情程度加重,死亡率增高(P<0.05)。柏林标准下不同病情患者死亡率均高于AECC标准。两组患者APACHEⅡ评分超过20分后死亡率均明显增高。除AECC标准下ALI组外,两标准下死亡组APACHEⅡ评分水平均高于生存组(P<0.05)。以各诊断标准下ARDS患者实际死亡作为判断患者预后的金标准,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AECC标准下曲线下面积(AOC)=0.743,P=0.000; APACHEⅡ的临界点为:20.5分;柏林标准下AOC=0.748,P=0.000。APACHEⅡ的临界点为:21.5分。APACHEⅡ评分系统下柏林标准预后判断与AECC标准差异较小。
结论:
柏林标准相较于AECC标准可以更准确的判断患者病情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可更准确判断患者预后;APACHEⅡ评分系统可独立评价ARDS患者预后情况。APACHEⅡ评分超过20分患者预后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