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卫生工作是我国卫生工作的重点,乡镇卫生院作为农村“三级预防保健网络”的枢纽,是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卫生服务及药品供应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控制传染病、提高农民卫生服务质量、保障农民健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乡镇卫生院的效率如何,直接关系整个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成效。由于投入不足、技术水平低下等原因我国乡镇卫生院一直处于低效率的状态。2009年4月新医改方案出台,明确规定要增加政府投入,提高服务质量,新医改以来全国乡镇卫生院在工作用房、基本医疗设备等方面得到进一步改善,卫生院服务能力得到了加强,但此时乡镇卫生院的效率是怎样的,投入是否转化为有效的产出不得而知,因此在新医改的大背景下,评价研究乡镇卫生院的效率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有助于了解我国乡镇卫生院的运行现状,为新医改后期对乡镇卫生院资源投入比例和投入方式提供参考,有助于乡镇卫生院的进一步的改革与发展。研究内容描述我国乡镇卫生院的投入产出状况,分析评价我国乡镇卫生院的运行效率以及低效率乡镇卫生院投入产出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改进建议,为卫生决策者以及管理者提高卫生院投入产出效率提供政策性建议,为确定政府持续的为乡镇卫生院提供财政补助标准提供依据。研究方法按照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选择了吉林省、陕西省、山东省、重庆市、安徽省。每个省/直辖市选择2个农村县进行调查。每个农村县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和地理位置抽取了3家乡镇卫生院,共调查了30家乡镇卫生院。本研究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并进行录入、整理及校对。采用投入产出比率描述乡镇卫生院的投入产出情况,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评价乡镇卫生院的总体效率值、技术效率值和规模效率值,通过投影值分析低效率医院投入产出方面存在的问题。研究结果2010年平均每乡镇卫生院的在岗工作人员数为49人,其中技术人员37人,固定资产总额平均每卫生院312.56万元,房屋价值309.29万元,床位数29张,业务用房面积为2150平方米。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产出水平较高,基本上所有的乡镇卫生院能全部开展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开展健康教育、对0—36个月儿童进行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预防接种、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健康管理、重型精神疾病患者管理九项公共卫生服务。2010年平均每乡镇卫生院门急诊人次为32414人次、住院人数为1146人。2010年乡镇卫生院医生日均担负诊疗人次数为8.5人次,2010年平均每医生出院人次为56.5人次,病床的周转次数为27次。2010年乡镇卫生院单元成本为140.64元,业务收入为279.04万元,门诊患者人均医疗费用为51.6元,住院患者人均医疗费用为965.73元。参与评价的30家乡镇卫生院,有17家乡镇卫生院总体有效,乡镇卫生院总体有效率占56.7%,低效率卫生院所占比例为43.3%,与以往乡镇卫生院总体有效率相比较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总体有效率仍然较低。DEA评价结果发现,中心卫生院和一般卫生院的整体效率无差距,中心卫生院低效率的主要原因为其规模相对偏大、资源浪费相对严重,一般乡镇卫生院主要为资源投入相对不足、资源配置不合理。应用C2R模型的投影分析,对13家低效卫生院在投入、产出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定量分析,表明各医院在人员、业务支出、固定资产等各项投入上均有不同程度的浪费,而在产出方面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基本医疗服务提供上。结论和建议我国乡镇卫生院总体效率有所提高,但有效乡镇卫生院所占比例仍然较低,低效率卫生院存在投入过剩、产出不足的问题。我国乡镇卫生院呈现高技术水平人力资源缺乏,卫生服务能力低下、服务质量水平不高,资金投入相对缺乏的现象,乡镇卫生院应采取完善用人机制,引进、留住、任用高水平技术人才,严格区域卫生规划,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增加政府财政补助,探索合适的新农合补偿政策的措施,从而提高卫生院投入产出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