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术中肾盂尿及结石细菌培养对防治术后感染的临床意义。为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避免抗生素的滥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0年6月至2012年2月,收集我院324例经皮肾镜手术的上尿路结石住院患者。其中男184例,女140例,年龄9月~74岁,平均46.7岁。结石部位:肾结石191例,左侧78例、右侧92例、双侧21例,其中男112例,女79例;肾结石合并输尿管结石8例,左侧5例、右侧3例、双侧0例,其中男7例,女1例;输尿管结石125例,左侧58例、右侧65例、双侧2例、其中男65例,女60例。术前CT提示无肾积水或轻度肾积水166例,中重度肾积水158例。57例患者分别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肾功能不全、尿路感染等,予相应治疗后手术。所有患者术前连续3天取晨尿行中段尿培养,术中取肾盂尿行细菌培养,取出结石行消毒前培养和消毒后培养。并对术后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统计学分析通过SPSS13.0软件完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324例结石中感染石91例(28.1%),感染石菌种主要为大肠埃希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分别占37.4%和29.7%。感染结石与非感染结石的中段尿细菌培养阳性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感染结石肾盂尿细菌培养的阳性率明显高于非感染结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肾积水患者肾盂尿及结石细菌培养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无肾积水或轻度肾积水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石及肾盂尿细菌培养与术后SIRS的发生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段尿细菌培养与术后SIRS的发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菌可作为上尿路结石成核成分之一,菌种以大肠埃希菌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感染石容易导致尿路感染且常伴有亚临床尿路感染。中段尿细菌培养结果不能有效预示肾盂尿及结石的感染情况,术中肾孟尿、结石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对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避免术后感染及抗生素的滥用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