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固定小粗隆的生物力学研究及临床意义

来源 :遵义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aoz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手术固定股骨小粗隆在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生物力学影响及临床意义。 方法:采用生物力学实验对比及临床疗效随访对比进行研究。8根新鲜尸体股骨随机分成两组,模拟制作不稳定型(Evans Ⅲ型)股骨粗隆间骨折,以DHS加小粗隆内固定为实验组,单纯DHS内固定而不固定小粗隆为对照组。在生物力学实验机上测定负荷状态下近端螺钉移位、股骨头的下沉位移、最大负载数据,并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实验数据用SPSS13.0统计软件的两个独立样本的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随访临床工作中分别用上述两种方法治疗股骨不稳定性粗隆间骨折病人75例(Ⅲ型47例,Ⅳ型28例),固定小粗隆45例,未固定30例。固定方法:使用拉力螺钉32例,使用钢丝13例。并对两组病例的手术难易程度、并发症等方面行统计,以Harris关节功能评分评价优良率,用SPSS13.0统计软件的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①生物力学实验对比可见实验组与对照组近端螺钉移位、股骨头的下沉位移、最大负载数据的比较,两组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p<0.05)。②随访内固定小粗隆组45例中,髋内翻1例,股骨头颈切割1例(Evans Ⅳ型),无钉板松动、断裂。未固定小粗隆组30例中,共发生髋内翻5例,发生率16.67%,其中Ⅲ型14例中2例,Ⅳ型16例中3例;股骨头颈切割1例;钉板松动1例;钉板断裂1例。x2检验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①生物力学对比实验证实固定股骨小粗隆在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可增加骨折稳定性;②随访75例对比证明小粗隆内固定明显提高DHS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优良率。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中瞬时高眼压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1.动物模型制作:使用LASIK手术中负压发生器,用负压环吸引新西兰白兔实验眼(眼
目的:  检测胃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候选抑癌基因RASSF6和癌基因K-RAS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它们的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RASSF6与K-RAS的相关性,验证RASSF6是否为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