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呼肠孤病毒(reovirus)可分为两个主要的群,即哺乳动物来源呼肠孤病毒(MRV)和禽类来源呼肠孤病毒(ARV)。ARV属于呼肠孤病毒科中的正呼肠孤病毒属(Orthoreovirus genus)。ARV感染可引起多种疾病,常见的有病毒性关节炎/腱鞘炎、吸收障碍综合征(MAS)、免疫抑制等。近年来,随着ARV感染的增加、流行趋势和临床疾病表现形式的多样化,ARV的防制难度不断增大。由于本病主要是早期感染,而且多数情况感染症状不明显,因此对本病的早期确诊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快速有效的检测ARV的感染情况,分析其在国内的流行情况,本研究分别建立了检测抗原和抗体的两种检测方法,并且分离了2株ARV病毒。根据GenBank中发布的ARV S1基因序列设计1对针对σC基因的引物和1条特异性TaqMan探针,建立了检测ARV病毒载量的Real-time RT-PCR方法。该方法具有良好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重复性,可用于ARV的定量检测,为该病的诊断及基础性研究提供了技术手段。利用建立的Real-time RT-PCR方法分析了ARV病毒在体内的复制情况。结果表明:在肝、脾、肾、胸腺、胰腺等器官中均可检测到病毒,各器官病毒载量并无明显差异,在攻毒后5d体内病毒量达到最高峰,随后开始下降。利用pET-30a原核表达系统成功表达了ARV σC蛋白,将纯化后的重组σC蛋白作为包被抗原,建立检测ARV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经过对反应条件的优化,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蛋白最佳包被浓度为7.2μg/mL、包被条件为4℃过夜、最佳封闭液为3%脱脂乳、一抗最佳稀释度为1:400、作用条件为室温作用60min、二抗最佳稀释度为1:2000、作用条件为室温作用60min、显色时间为室温15min。阳性判断标准为:OD450>0.314判定为阳性。该方法特异性、重复性、符合性良好,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为试剂盒的研发奠定了基础。采用鸡胚接种及鸡胚成纤维细胞接种两种方式从病料中分离出两株ARV毒株,并通过电镜观察、RT-PCR、测序及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等方法对其进行鉴定。对分离毒株的S1基因全长进行了测序,序列分析结果显示:两株病毒(命名为ARV11-01株和ARV11-02株)S1核苷酸同源性为99.7%,与大部分的引起关节炎的ARV毒株核苷酸同源性性较高(90%以上),与分离自美国的发育障碍的AVS-B毒株同源性较低,核苷酸为62.8%和62.7%,与国际标准毒株S1133的核苷酸同源性较高,为99.1%和99.2%,表明这两株分离毒株可能源自S1133株。动物回归实验表明,两株病毒的致死率分别为18.2%和72.7%。本研究建立了基于S1基因的Real-time RT-PCR方法,该方法不仅可以用于ARV临床样品的检测,也可以应用与该病毒的基础性研究。利用大肠杆菌表达了能够诱导产生中和抗体的σC蛋白,纯化后,做为包被抗原,建立了检测ARV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该方法特异性、重复性、符合性良好,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可进一步开发为诊断试剂盒。此外,分离鉴定了2株ARV,对其S1基因序列进行了测序,丰富了ARV的基因组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