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缺血性心脏病(IHD)是以具有完整舒缩功能的心肌细胞数量减少为特点的心血管病,会出现心肌细胞缺血、缺氧,最终发生凋亡和坏死致心功能减退直至功能不全心肌细胞的寿命关系到缺血性心脏病的治疗效果,减少心肌细胞的凋亡具有重要的意义SIRT1是存在于哺乳动物的酵母染色质沉默子Sir2同源体,是一种依赖NAD+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SIRT1参与了体内许多生理功能的调节,包括众多基因转录、能量代谢以及细胞衰老、细胞凋亡的调节等。SIRT1将有望成为治疗缺血性心脏病新药研发的作用靶点。研究目的1.观察血府逐瘀口服液干预氧糖剥夺(OGD)及SIRT1转染H9c2大鼠心肌细胞模型在光镜下形态变化。2.观察血府逐瘀口服液干预氧糖剥夺(OGD)及SIRT1转染H9c2大鼠心肌细胞模型对SIRT1信号通路相关基因(FOXO家族,NF-kB, P53等)与细胞活性的变化。3.在分子生物学层面明确“去瘀生新”中药血府逐瘀口服液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基因靶点和机制。研究方法将H9c2大鼠心肌细胞分为6组:正常组,氧糖剥夺模型组,SIRT1转染模型组.氧糖剥夺+SIRT1转染模型组,氧糖剥夺模型+血府逐瘀口服药给药组,氧糖剥夺+SIRT1转染模型+血府逐瘀口服液给药组。采用CCK-8试剂盒绘制细胞生长曲线,进行SIRT1细胞转染并对分组进行血府逐瘀口服液干预,通过吖啶橙/澳化乙锭(AO/EB)双重荧光染色在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通过荧光定量PCR、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bolt法}分别检测SIRT1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浓度与蛋白质表达情况,得出结论。研究结果1.光镜结果:各组间在形态学中有较显著差异。正常组细胞染色可见核染色质着绿色并呈正常结构。SIRT1转染模型组细胞可见核染色质着绿色并呈正常结构。氧糖剥夺模型组细胞可见核染色质着绿色呈固缩状或圆珠状。氧糖剥夺+SIRT1转染模型组细胞可见核染色质着橘红色并呈正常结构。氧糖剥夺+血府逐瘀口服液给药型组细胞可见核染色质着绿色呈固缩状或,细胞膜颜色较前减轻。氧糖剥夺+SIRT1转染+血府逐瘀口服液给药组细胞可见核染色质着浅橘色并呈圆珠状,细胞膜颜色较前减轻。2. RT-PCR测得SIRT1在氧糖剥夺组、SIRT1转染组、氧糖剥夺模型+SIRT1转染组、氧糖剥夺模型+血府逐瘀口服液组与氧糖剥夺+SIRT1转染模型+血府逐瘀口服液组中较正常组表达显著降低。SIRT1在氧糖剥夺模型+血府逐瘀口服液组与正常组的表达差异是各组最小的,SIRT1在氧糖剥夺+SIRT1转染模型+血府逐瘀口服液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最为显著。p53、NF-κB、FOX01、FOXO3、FOXO4的表达在氧糖剥夺组、SIRT1转染组、氧糖剥夺模型+SIRT1转染组、氧糖剥夺模型+血府逐瘀口服液组与氧糖剥夺+SIRT1转染摸型+血府逐瘀口服液组中较正常组表达显著升高。3. Western-bolt检测SIRT1在模型组表达明显降低,在用药干预后表达上升:P53、NF-kB、 FOXOl、FOXO3、FOXO4在模型组表达升高;测得SIRT1、P53、NF-kB、FOXOl、FOXO3、FOXO4在各组表达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结论本研究结果证明了SIRT1信号通路在体外氧糖剥夺心肌细胞中的抗凋亡作用,揭示SIRT1信号通路可能是血府逐瘀口服液抗心肌细胞凋亡功能的作用靶点之一,其作用机制为通过调节SIRT1通路影响其下游基因作用表达,从而抑制心肌细胞凋亡,保护缺血心肌。本研究促进了血府逐瘀口服液在心脏再生医学中的应用研究,为其治疗缺血性心脏病提供了较为明确的靶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