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奇龄学术简论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hua77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毛奇龄,浙江萧山(今属杭州)人,明末清初的著名学者,学宗王阳明,以考据见长,著述之丰堪称清初第一,学者称其为西河先生。在明末清初学术发生巨大转变的背景之下,毛氏学术虽然仍存旧日理学痕迹,但已非阳明后学空谈心性之风貌,而相反却日益彰显出了实学的特点。要之,毛氏对明末清初实学的兴起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在清代学术史上的重要地位不容忽视。本文首章以世系与家学、行谊与品行、著述与治学三个方面为毛奇龄立传,从而扼要地勾勒出毛氏的学术与人生;次章论述毛氏对《大学》的义理诠释与版本考据,从而揭示其《大学》学研究中的践履与实证并举的实学倾向;三章论述毛氏对三《礼》一些重大问题的考辨及礼制方面的解说,从而探研其礼学考论中的“明经致用、以礼经世”的实学特色;末章以毛氏的史学为考察对象,从而剖析其史学思想中的“重考订、尚用世”的实学因素。此外,本文正文前后又分设引论与余论。引论回顾学界对毛奇龄及其学术思想的研究历程,并提出研究毛氏学术的意义以及总论毛氏与明末清初实学的内在联系。而余论部分则分析毛氏治学主观上坚守王学立场而客观上却倾向朱学路径的这一悖论,从而揭示其与明末清初学风“由王返朱”殊途同归的另类实学之风。
其他文献
黄河三角洲地区进入明清两代是传统文化兴盛时期,突出表现在家族文化的繁荣,出现了许多名门望族。而论文化底蕴之深、年代绵延之久、成就之大、影响之广,当首推滨州杜家。 滨
高校学生公寓管理作为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研究中始终未得到理论透视与在地经验紧密的结合.本文首先按社会—市场化程度、管理主体的不同将高校公寓管理模式分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是中国近代城市社会变迁的重要时期,特别是新文化运动之后,传统与现代的冲突,社会结构、社会观念、社会生活方式等都经历了明显的变化过程。上海和重庆分别是
中国档案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经历了3000多年的时间不断发展壮大。宋代的架阁库已经开始了机关档案室的萌芽,清朝后期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
摘要内容: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法律教育的发展程度,与这个国家或地区法制的完备程度、法律的发达程度、人们对法律职业的态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
北燕是十六国政权中仅有的三个汉族政权之一,与前凉和西凉不同的是北燕是通过推翻有上百年基础的鲜卑慕容政权建立的,并且民族成分复杂,作为鲜卑化汉人的冯跋在这样的背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