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迄今为止,我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已取得很大成绩,走完了西方国家几十年,乃至上百年才走完的知识产权立法之路,基本上实现了与国际接轨。但是,我国在知识产权刑事立法、司法、执法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知识产权犯罪刑事政策尚未成熟。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知识产权犯罪现状及知识产权犯罪刑事政策的基本问题入手,来分析我国的知识产权犯罪刑事政策,并对我国知识产权犯罪刑事政策的完善提出合理化建议。正文共分四章:第一章,作者首先对知识产权犯罪的特点和犯罪原因进行分析,然后概括了知识产权犯罪刑事政策的内涵,简述了我国知识产权犯罪刑事政策的发展历程,并指出我国知识产权犯罪刑事政策的价值取向为人权保障。第二章,作者在第一节中从罪名体系、保护对象、刑罚设置三方面对国外知识产权犯罪刑事政策进行分析,总结出国外实施的是严而不厉的知识产权犯罪刑事政策。第二节,分析我国现行知识产权犯罪刑事政策的现状和特点,指出我国当前的知识产权犯罪刑事政策的指导思想是“严厉打击”知识产权犯罪,并将知识产权犯罪刑事政策归纳为严厉性、矛盾性、国际性、阶段性和长期性相结合四大特点。另外,根据刑事政策运行轨迹,深入分析知识产权犯罪刑事政策在制定、执行、评估过程的缺陷和不足。第三章,首先指出我国应当采取“宽严相济”的知识产权犯罪刑事政策,并分析当前犯罪态势严重、司法资源有限为实施此刑事政策的主要现实依据,而人权保障理念和利益平衡思想则为该刑事政策提供了理论基础。其次,重点论述了如何完善我国的知识产权犯罪刑事政策,作者认为可以从预防、惩罚、教育三个途径出发来构建和完善我国的知识产权犯罪刑事政策体系。其中,预防是关键,我们可以从完善立法、强化政府职能、加强司法保护、实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几个方面着手。在惩罚环节上,作者从知识产权犯罪刑事政策打击的内容、目的、刑罚执行和司法效果上提出完善建议。在教育刑方面,作者认为要加强知识产权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利用社区矫正,改造知识产权犯罪人,实现其再社会化;利用恢复性司法程序,修复当事人之间被破坏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