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对外关系史上,中国与古琉球王国的交往是重要、特殊一页。古琉球王国虽已不复存在,但中琉间的政治、文化、经济等友好交往的永载史册并令人深思与探究。作为中琉关系桥头堡的福建是最为重要的研究对象,在福建这块热土上产生的册封琉球使自然是研究关注的重点。本论文以清朝闽籍册封琉球使为研究对象,清朝共有四位闽籍册封琉球使,正使三人,副使一人,分别是康熙二十二(1683)年作为副使的林麟焻,福建省莆田县人;嘉庆十三年(1808)作为正使的齐鲲,原福建侯官县(今福州)人;道光八年(1828)作为正使出任的林鸿年,原福建侯官县(今福州)人;同治五年(1866)作为正使出任的最后一任册封使赵新,原福建侯官县(今福州)人。本文以地方史志为主,辅以其他史籍史料先考述梳理四位闽籍册封琉球使的生平事迹,然后较为全面系统对其著作存佚进行考述,并阐明其著作在中琉关系研究中的史料价值,期待从一个朝代一个地域角度加深对册封琉球使的认识及对相关著述的进一步研究、挖掘和利用。在不断拓宽研究领域的同时希望能够为中琉关系,特别是福建与琉球的关系提供有益的补充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