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构建“负责任大国”身份,是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始终坚持和谐发展的必然结果。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政府明确提出要做“负责任大国”,这一国家身份选择在中国自身发展的主观诉求和与国际社会的互动中逐步建构起来。本文首先从历史、现实及理论意义分析了中国选择做“负责任大国”的必要性,进而明确了中国做“负责任大国”的重要内涵,最后指出了中国建构“负责任大国”的理论和现实路径。中国选择做“负责任大国”的原因主要在于三个方面,首先,是在参照其它大国发展的历史经验基础上的正确选择。其次,是对“中国威胁论”等论调的有效回应。最后,也是全球化下,相互依存理论的必然要求。在全面论述了构建“负责任大国”的历史必然性基础上,进一步诠释了“负责任大国”的内涵,指出,责任是国际社会对一国发展的必然要求,但中国在当今国际社会中能够承担的责任是有原则的,中国“负责任大国”这一身份所要求的责任,主要是以效遏制战争,维护世界和平为主题,以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共同繁荣为主要形式,以推动不同文明共存共荣,构建和谐社会为最终目标。最后,中国建构“负责任大国”身份的路径是通过与国际社会的互动建构一种社会共有文化,形成对“负责任大国”身份的国际认同,并以政府间、非政府间的交往,以及各种形式的公共外交实践,不断展示负责任的国家形象,加强沟通,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的影响力,促进“负责任大国”身份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