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准词缀研究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ongqing08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汉语构词法以复合方式为主,附加构词法等只是占了很少一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语言间的频繁接触以及语言自身的一些原因,汉语中除了一些典型词缀外,又出现了一类语义部分虚化、构词定位粘着的语素——准词缀。   准词缀作为词根向典型词缀发展过程中的过渡阶段,它的产生和发展引起了广大学者的重视和关注。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准词缀的研究现状及各家对准词缀性质、范围界定的原则和标准,对其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必要性和意义也做出了说明。在论文的第二部分我们把准词缀与词根、典型词缀进行对比,提出本论文界定准词缀的五个标准:语义虚化、构词定位和粘着、语法功能、单向高搭配性和语音非弱化;并提出了一些在划分准词缀过程中需要坚持的原则性标准。本文第三部分主要以大量语言事实为依据,对迄今为止出现的众多准词缀进行了分类处理,并将共时描写和历时变化相结合,总结出准词缀对现代汉语词汇及构词法的重要影响主要体现在从传统的复合构词向附加构词转变、形态化趋势以及短语词汇化等三个方面;另外,单个准词缀内部语法化程度也不尽相同,以“者"“员”“多”等为例,指出其所呈现的等级序列的特点。文章的第四部分我们立足于从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揭示准词缀产生的原因,认为语言接触、社会需求和求简心理是准词缀大量产生的外部动因,类推、经济原则以及语言自身发展规律是其产生的内部机制;本章并结合语法化研究的相关成果,对准词缀的未来走向也做出了自己的三个预测:一、修成正果,确立典型词缀地位;二、停滞不前,长期保持这一中间过渡状态;三、遭到淘汰,退出语言舞台。本文最后以网络、图书、报刊杂志等大量语料为依托,附录出来现代汉语中存在的准词缀及其例子。
其他文献
蔡戡是南宋较有影响的政治家、文学家,北宋名臣蔡襄之后,先后在中央和地方担任重要职务。长期以来,学术界对蔡戡的研究甚少,没有关于其诗歌方面的系统研究,很少有诗词文集收
用“代表性方言特征”来判定方言间的亲疏关系的传统方法,因具有极强的概括性,被广泛地应用到方言比较和方言区划,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但在一致性高的方言内部小方言片的划分
梁志宏是山西省著名诗人,60年代初开始创作诗歌,80年代因《检察长的眼睛》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他创作有抒情诗集六部,叙事诗集四部,神话史诗四部,同时也发表小说、散文、诗歌评论
清代是女性文学发展的繁荣期,女性结社成为当时社会的风尚,这也为女性文学创作和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乾隆年间的清溪吟社就是当时诸多女性诗社之一。本文写作目的旨在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