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互联网络的普及和移动终端的兴起,在线获取新闻已经成为了众多受众选择的资讯阅读方式。新的阅读方式对报纸等传统媒体的发展提出了挑战,许多报纸面临着读者数量减少、发行量降低以及广告数额减少等问题。因此,在这一背景下,如何做好报纸与重点读者群的互动,并通过搭建互动平台,开展互动活动,扩大媒体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从而实现在维持原有读者群体的基础上,吸引到更多的受众,就成了本文分析的内容。
如何搭建有效的互动平台,吸引更多的受众群,是当下报纸等传统媒体思考较多的问题之一。而中国高校传媒联盟的成立,实现了《中国青年报》和它的重点读者之一——大学生读者的充分互动。因此,以中国高校传媒联盟这一互动平台为案例,分析《中国青年报》和大学生读者之间的互动模式,对于其他报纸开展读者互动来说,有着现实意义。
2008年5月,中国青年报社联合国内63所重点高校发起成立中国高校传媒联盟。笔者从2010年3月起开始,多次参加联盟组织的活动,包括2010年深圳大运会注册大学生记者选拔、2012年百所高校大学生寻访徐霞客足迹、2010年中国高校传媒联盟年会等。此外,笔者作为主要负责人之一,还参与成立了中国(山东)高校传媒联盟,通过这些活动,笔者得以与联盟负责人进行交流,因此对联盟的组织架构、活动方式、发展历史、作用意义等都有着较深的了解,也为本文的撰写积累了许多第一手的资料。
从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关于报纸与读者互动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媒体活动营销研究和互动的技术手法研究上,多是从营销学角度和媒介技术的角度进行考量,从新闻传播学领域进行全面分析的论著不多。
为了弥补上述研究的不足,本文将重点从以下角度进行分析。
首先分析的是中国高校传媒联盟与《中国青年报》的关系,在这一部分,主要根据报纸满意度评价指标,通过调查问卷,分析中国高校传媒联盟成立前后《中国青年报》品牌知名度的变化。通过分析发现,随着调查者对校媒联盟认知度和联盟活动参与度的增加,《中国青年报》在知名度、提及率、满意度等方面大致呈现上升的趋势,可见,中国高校传媒联盟的成立,对《中国青年报》知名度的提高和《中国青年报》品牌建设起到一定的作用。此外,本文在对中国高校传媒联盟与《中国青年报》关系进行分析时,还重点对中国高校传媒联盟成立前后,校园媒体记者的供稿量、高校新闻数量等的变化进行对比,发现高校新闻数量显著增加,校园媒体记者供稿占全部高校新闻的比例约为9.24%。
其次是中国高校传媒联盟与高校的关系。这一部分主要分析中国高校传媒联盟的成立,对高校校园媒体建设的促进作用,以及对高校传媒教育的补充作用。中国高校传媒联盟通过理论支撑、物质奖励和技术支持三个层面对高校媒体进行扶持,促进了许多校园媒体的发展和转型。而校媒记者训练营和名编名记进校园两项活动,则使得校媒联盟参与到高校新闻传播学的教育中去,为许多有志于从事传媒事业的大学生提供了发展平台。
第三是中国高校传媒联盟的活动与其他媒体活动的对比。通过分析其他媒体与大学生的互动活动,并重点与新华社组织的大运会大学生记者选拔活动进行对比,可以看出,中国高校传媒联盟在互动方式上更加规范、传播效果上也更加明显。
第四是分析作为经济主体的中国青年报社与大学生读者,这一部分着重介绍中国青年报与大学生读者互动方式、中国青年报与大学生读者互动的优势、中国高校传媒联盟与企业高校联盟对比,并基于价值链理论对中国高校传媒联盟的互动方式进行梳理。
因为此前没有关于中国高校传媒联盟发展模式的系统论述,所以一篇系统化、有理论支撑、包含丰富材料的论文将具有初创性。所以,本篇论文的最大创新就是新材料的挖掘和整合。
有创新就有难题,由于文章篇幅和个人驾驭能力的限制,本文试图依托中国高校传媒联盟这一平台,对上述几个关系展开分析和论证,但难免会面临一些困难。在分析中国高校传媒联盟对中国青年报的影响时,本想在受众知名度和报道内容的丰富程度之外,将发行量也纳入比较的变量中,但因为难以构建联盟成立和发行量变化之间的因果联系,只好放弃。
总的来说,高校传媒联盟从08年成立至今,经历了成立期、发展期,正在迈向成熟期。在这个过程中,高校传媒联盟在网络联署制度、校媒扶持基金、活动过分商业化等方面也面临着诸多问题。但无可否认的是,中国高校传媒联盟这一平台的搭建,为其它传统媒体乃至企业建立了一种可供复制的互动模式,从这一点来说,对中国高校传媒联盟所进行的相关研究还是极具现实意义的。
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由于时间及个人能力有限,只能对中国高校传媒联盟做如上阐释,最终呈现的研究结果和发展建议难免有不全面的地方,希望在今后的相关研究中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