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来源 :汕头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j17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hyroid 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TAO)是一种与甲状腺疾病相关的、器官特异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畏光、流泪、眼球突出、眼睑挛缩和眼外肌功能障碍等。糖皮质激素是目前受到广泛关注并且在治疗效果上得到承认的甲状腺相关性眼病治疗方法,但该方法在临床上存在多种不同实施方案,缺乏统一结论和指南共识。  目的:比较大剂量糖皮质激素静脉冲击疗法与常规口服治疗在甲状腺相关性眼病方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于2014年9月至2015年3月使用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Ovid、The Cochran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重庆维普数据库、北京万方等数据库,同时手工检索相关的会议摘要。将所有符合纳入标准、使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对比常规口服治疗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的随机对照试验纳入本研究,根据资料特点进行效应量合并、统计学检验等定量或定性分析,对结果进行分析讨论,二分类变量采用相对危险度(RR)及其95%可信区间进行描述,连续性变量用均数差(MD)及其95%可信区间进行分析。数据使用Review Manager5.3进行处理。  结果:共有8篇中外文献符合纳入标准,Meta分析结果显示,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疗法治疗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的有效率为79.6%(82/103),常规口服治疗的有效率为54.4%(56/103),效应量合并结果显示RR值及95%可信区间为1.35(1.16,1.58),P=0.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对TAO的治疗有效率要优于常规口服治疗,在CAS评分、复视症状方面相比也有更为明显的改善效果(P<0.05),而在突眼度、睑裂宽度方面,效应量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性方面,有4项研究对治疗引起的副作用进行了报道。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疗法的副作用总发生率为47.5%(66/139),常规口服治疗的副作用发生率为75.7%(106/140),效应量合并结果RR值及95%可信区间分别为0.63(0.52,0.76),P<0.0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糖皮质激素冲击疗法最常见的副作用为糖耐量异常和类Cushing表现,其中糖耐量异常的效应量合并结果RR值及95%可信区间分别为1.07(0.55,2.09),P=0.83,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类Cushing表现的效应量合并结果RR值及95%可信区间分别为0.21(0.12,0.35),P<0.0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疗法对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优于常规糖皮质激素口服治疗,在CAS评分、复视症状方面有较好的改善,并且较少引起类Cushing表现和肌痛。
其他文献
背景和目的:  冠心病按冠脉造影结果分成单支、多支(包括左主干病变)病变两种类型,多支病变死亡率高。心电图检查是临床诊断冠心病常用的方法,通过心电图ST段改变或aVF导联低电
背景及目的:心血管疾病对人类健康产生了巨大危害,心血管疾病一方面由成年后危险因素决定,另一方面生理功能形成的关键期也对其产生重要的影响。实验和流行病学资料证实孕期暴露
目的:P16基因作为重要的抑癌基因,主要是对G1—S期即DNA复制期进行负向调节。DNA甲基化状态的改变可导致基因结构和功能的异常,并能通过直接干扰序列特异的转录因子与其相应顺
目的:  研究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 aneurysm,IA)的多种形态学几何参数与动脉瘤破裂风险的关系,初探几何参数对动脉瘤的破裂风险预测作用。  资料与方法:  收集2013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