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褐斑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及遗传多态性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7773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柑橘褐斑病(Citrus brown spot)于1903年在澳大利亚的皇帝柑(Emperor Mandarin)上首次发现。随后,美国、以色列、南非、土耳其、西班牙、巴西、阿根廷、希腊和伊朗等国相继报道。近年,柑橘褐斑病在我国陆续发生,危害逐年加重,已引起各地各部门的关注。在2003年云南当地品种塘坊橘上观察到该病害,于2010年我国首次正式报道。自2007年起,广西广东等地贡柑、椪柑上就已见明显褐斑病症状,当地诊断为“急性炭疽病害”,对病原菌的鉴定也没有明确。2011年重庆万州红橘的病害被确认为褐斑病,病原菌鉴定为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为后续的鉴定[作提供了理论依据。为进一步明确我国褐斑病发生情况及其病原遗传多态性,随后我们采集了重庆万州、北碚,广东,广西,浙江,西班牙典型病叶和病果并进行了分离鉴定,得到50株典型链格孢小孢子种菌株,通过致病性测定,形态学和分子鉴定确定为褐斑病病原菌。在鉴定工作中,我们首次在杂柑品种上发现褐斑病菌,并且其发病症状同广东,广西,重庆万州病害症状类似。本研究主要获得以下结果:1.通过田间症状观察、典型样品分离培养和致病性测定,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首次在国内柑橘杂柑品种上鉴定到柑橘褐斑病菌,并与国内外相关报道对比,认为天草和费尔切尔德杂柑上发生的病害为柑橘褐斑病,根据寄主特异性判断该病原菌应属于橘致病型。广东、广西发病叶片也可分离到链格孢菌株,并完成柯赫氏证病实验,确定为柑橘褐斑病。2.后续实验中我们选取典型菌株ZTGYL-3(重庆万州,红橘)和SP-36(西班牙,克里曼丁)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研究,测定了影响其菌丝生长的培养因子。结果表明:在PDA等7种培养基上两个菌株均可生长,在PDA、CAA、PCA三种培养基上长势较好;温度对供试菌株菌丝生长有明显影响,差异显著,在5℃-35℃范围内均能生长,最适温度均为28℃,SP-36和ZTGYL-3菌株产孢最适温度分别为20℃、25℃;供试菌株在pH4-11范围内均能生长,在pH5-9范围内长势良好,差异不显著,当pH>11时菌丝不能生长,SP-36和ZTGYL-3菌株产孢最适pH值分别为pH7和pH6。在营养利用方面,在Czapek培养基基础上,用不同碳源和氮源代替,其中供试菌株对可溶性淀粉和蛋白胨利用效果最好,在氯化铵和硫酸铵为氮源的培养基上长势最弱,抑制菌丝和孢子产生。生物学特性研究发现,在不同培养条件下,西班牙菌株生长速率、产孢量均优于重庆菌株,结合世界柑橘褐斑病发病区域、发生时间和致病性测定比较,推测世界发病较早地区致病菌对逆境的适应性也较强。3.选取30株分离致病菌株,根据Peever等人对柑橘相关链格孢小孢子种研究报道,选取EPG,OPA2-1、OPA1-3、OPA10-2等四个基因位点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测定,并对部分菌株的生长速率和菌落形态进行观察记录。测定结果将四个位点结合构建遗传进化树,总体菌群遗传变异与地理来源、寄主品种缺乏相关性,但是,重庆万州桠柑和浙江永嘉瓯柑菌株分支与生长速率有一定相关性,采自广西枝条两菌株在生长速率和遗传关系方面都呈现较大差异。
其他文献
“桃李不言—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油画系第一工作室教学研究展”于2013年 12月24日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此展为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导师工作室教学研究和梳理计划的首个展览。油画系第一工作室是中央美术学院最早成立的工作室之一,也是中国高等美术教育最早以工作室形态进行油画教学的单位。  展览由中央美术学院主办,苏新平担任展览策划,殷双喜任学术主持。展览梳理了第一工作室的教学沿革情况,展出第一工作
在均相催化反应体系中,手性有机催化剂(5-20 mol%)难于从反应体系中回收并重复使用,造成不对称反应运行成本高昂,难于实现工业化规模合成。催化剂的非均相化是解决昂贵手性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