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辣椒(Capsicum annuum L.)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蔬菜作物,其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众所周知。但由于各种病害的危害,辣椒的产量和品质受到严重影响。因此,提高其抗病性已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生物工程技术为辣椒进行遗传改良提供了新途径。通过抗病目的基因的导入,获得转基因抗病植株,从中选育出抗病、丰产、优质的辣椒新品种。近年来,国内外这方面的研究较多,但成功例子很少。辣椒抗病基因工程发展的最大障碍是辣椒离体再生困难,以致遗传转化率太低。本研究以黄灯笼辣椒为试材,分别以培养基成分、外植体生理状态等对子叶离体再生的影响进行了较为系统且深入的探讨,建立起辣椒子叶高效植株再生体系。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外源基因转化辣椒的转化培养条件、转化方法的摸索,建立起遗传转化体系。不同苗龄的子叶再生能力有差异,12-16d的子叶再生能力最强,为剪取外植体的最佳时期。不同激素组合及配比对辣椒子叶再生有不同影响。6-BA在芽分化中的作用优于ZT,5mg/L 6-BA+1mg/L IAA的激素配比获得最高芽分化率。6mg/L AgNO3能很好地控制外植体的褐化,促进芽分化和芽伸长。5mg/L 6-BA不能引至芽的伸长,3mg/L 6-BA适于芽的伸长。GA3在芽伸长中不可缺少,4mg/L为最佳水平。通过系统研究,我们发现了黄灯笼辣椒子叶离体再生的3个高效培养基:芽分化培养基(MS + 5mg/L 6BA + 1mg/L IAA + 6mg/L AgNO3);伸长培养基(MS + 3 mg/L 6BA + 1mg/L IAA + 6mg/L AgNO3 + 4mg/L GA3);生根培养基(MS+IAA 0.5 mg/L)。构建了pBI121/CMVcp植物表达载体,并转入农杆菌EHA105,构建了农杆菌工程菌株。外植体首先在芽分化培养基上预培芽2d,然后感染含有CMVcp基因的农杆菌,放回原培养基中于暗处共培养2d,移入附加50mg/L卡那霉素、300mg/L羧苄青霉素和200mg/L头孢霉素的芽分化培养基中进行选择培养,抗性芽在含有相同浓度的卡那霉素、羧苄青霉素和头孢霉素的伸长培养基中伸长,伸长芽移入含30mg/L卡那霉素的生根培养基中生根。对所得的抗性植株进行了PCR、PCR-Southern杂交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