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庄子》在其问世的两千多年来,被奉若道教真经,又因摄人心魄的文学魅力著称于世,在一百多年内被翻译了多次。然而,《庄子》文字“汪洋恣肆”,“意出尘外”,“怪生笔端”,距今又2o00多年,其理解难上加难,对译者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错译误译在所难免。本文以19世纪末著名汉学家理雅各和当代资深译者汪榕培的《庄子·内篇》英译本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接受理论,从期待视域和文本的未定性两方面对两个译本进行了例证分析和对比研究,剖析探求各译本的特色。
接受理论作为文学研究中的一种新型范式和新兴的方法论,将文学批评理论的关注焦点由作者、作品转向文本一读者关系。接受理论认为,读者的反应是评价一部作品好坏的标准,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应考虑到读者的社会经验、审美倾向、接受能力,即读者的“期待视域”。此外,一部作品并不是把所有的信息都呈现在读者面前,它含有许多意义未定点和意义空白,这些未定点和意义空白是连接作品创作意识和读者接受意识的桥梁,它们需要读者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解析。这样读者能自觉主动地参与作品,从而使作品的生命力更加鲜活。同样,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作为原文的读者和译文的作者也必须注意译文读者的接受和反应,尽量使自己对原文的理解和诠释能够契合译文读者的“期待视野”,从而最大限度地达到作者、译者和读者的视域融合。
本文主要从期待视域和文本的未定性这两个方面来探讨两位译者的翻译特色,首先重点分析了两位译者的期待视野及其在译文中的体现,然后对两位译者的译文进行横向比较,来分析他们对作品中“未定处”、“空白”的处理。通过分析发现,两位译者由于文化和时代背景的差异拥有不同的“期待视野”,而两个译本的读者也有各自的“期待视野”和接受能力。鉴于这两方面的考虑,译者充分发挥了主动性和创造性,积极参与作品意义的重构,对文本的未定点做出了不同的具体化处理,形成了不同的翻译特色。《庄子》不论作为哲学还是文学作品,都具有丰富的语义潜能,处在不同社会历史背景中的读者会对其意义做出不同的阐释。一个译本不可能同时满足不同历史阶段不同读者的需求,因此《庄子》的英译还要继续进行,以不断地揭示其丰富的语义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