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夷扇贝外套膜cDNA文库构建、EST测序分析及线粒体非编码区多态性研究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ida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虾夷扇贝(Mizuhopecten(Patinopecten)yessoensis)属软体动物门(Mollusa),半鳃纲(Lamellibranchia),翼形亚纲(Pterimorphia),珍珠贝目(Pterioida),扇贝科(Pectinidae),虾夷扇贝属(Mizuhopecten)。20世纪80年代初,辽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从日本青森县陆奥湾引入中国,目前成为我国北方沿海重要的养殖品种。本研究构建了虾夷扇贝外套膜全长cDNA文库。对该文库中随机选取的960个克隆进行5’端测序,获得了923条有效EST序列。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这些序列进行拼接后得到567条unigene,包含105个序列重叠群(contig)和462条singletons,计算序列的平均长度为774 bp。利用BLASTX和BLASTN对数据库中的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发现存在明显相似性的序列有267条,占总数的47.1%。将所有EST序列按其序列相似性功能进行分类(COG分类)后,157条unigene获得了基因注释,约占序列总数的27.7%。在已知的功能序列中,发现部分与机体防御相关的基因,如大防御素、G型溶菌酶、热休克蛋白70、肽聚糖识别蛋白、Tis11蛋白、氧化酶与抗氧化酶类等。利用SSRIT软件对虾夷扇贝外套膜cDNA文库的EST数据进行微卫星查找,发现62条含有微卫星的EST序列,占EST总数的10.9%。两碱基重复类型的微卫星序列最多,共50条,占文库中微卫星序列总数的80.6%,其中以(at)n重复最多(16条)。根据这些序列,设计了20对针对微卫星的特异性引物。虾夷扇贝mtDNA非编码区2(NcR2)具有很高的序列变异性,利用这一特征,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对大连獐子岛(ZZD)、大连旅顺口(LSK)、日本青森县(QSX)及俄罗斯海森崴(HSW)4个群体的共40个虾夷扇贝的线粒体NcR2序列进行分析。测序得到14种单元型序列,其中ZZD群体中的单元型类型最多,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较高。在4个群体的NcR2序列中,发现15个变异位点,包括9个转换位点、2个颠换位点、4个插入/缺失位点。ZZD群体与LSK群体中均具有与日本群体相同的单元型H2,表明它们之间关系较近。
其他文献
船舶水下辐射噪声对海洋生物的影响日益受到关注。如何对船舶水下辐射噪声进行有效测量,进而监控及评估水下辐射噪声对海洋生物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船舶水下辐射噪声
本文研究了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医药中间体AE-活性酯的合成工艺,通过实验确定了最优反应条件,提高了产品质量和收率;通过量子化学计算对AE-活性酯进行密度泛函理论研究,确定其平衡几何构型,分析电荷分布、前沿轨道成分、振动频率等,为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定量构效关系等相关理论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1、本文针对AE-活性酯合成工艺的两种方法——亚磷酸三乙酯合成法和三苯基磷回收法,通过正交设计优化确定了最佳反应条
本文总结了前人对潮汐调和分析的研究成果,针对只有高低潮资料的潮位站也需要计算出准确的调和常数,进而进行高精度的天文潮预报这个问题,开展了采用高低潮资料进行潮汐调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