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充分考虑到研究区域植被的异质性及地上-地下的相互作用,选用火烧迹地典型的铁杆蒿群落、糙野青茅群落和羊茅群落及相邻的未过火对照样地作为研究对象,以碳氮磷化学计量学相关原理为指导,研究火烧对碳氮磷在土壤-植物-微生物间循环的影响,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1)经过一年半时间的恢复,火烧迹地土壤基本理化性质与对照间仍然存在差异,土壤含水量还未恢复到对照水平,表层土壤pH显著低于对照,而在较深土层则显著高于对照,土壤其它理化指标(如TC、TN、TP、SOM、C∶N等)在火烧迹地与对照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0-5cm,但各群落变化不一致,其中TC、TN、SOM、AN变化规律基本一致,而磷素(TP、AP)呈现无规律的变化; 2)火烧迹地大多数优势植物叶片N含量与对照间差异显著,但并未表现出一致的降低或增加,除黄总花草,所有植物P含量均在火烧迹地与对照间差异显著,但呈现无规律变化,叶片碳氮磷计量比特征在火烧迹地与对照基本上都表现出显著差异,特别是C∶P; 3)按照不同标准划分的植物功能群对火烧的响应不一致,主要划分为草本和灌木、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除C∶N外,灌木与草本火烧后叶片C∶P及N∶P变化趋势都不一致,单子叶植物C∶N、C∶P在火烧迹地显著增加,双子叶植物计量特征(C∶N、C∶P、N∶P)在火烧迹地与对照间均无显著差异; 4)火烧迹地主要是总氮、有效磷及土壤碳氮磷计量比影响地上植物N含量及N∶P,土壤总碳、总氮、总磷具有很好的相关性; 5)火烧是影响0-5cm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主要原因,而5-10cm微生物群落结构则由植被类型本身及火干扰共同决定,区域内微生物优势类群是细菌,灾后真菌恢复较快,微生物在火烧迹地转化氮素及磷素中起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