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寇准不仅是一代名相,他的诗歌在当时后世都有较大的影响。范雍在《忠愍公诗序》中称其“尤工于诗,曲尽风雅”,“初知巴东日,诗家者流目为‘寇巴东’,以仿前代‘罗江东’、‘赵渭南’也。”《四库全书总目》称其诗“骨韵特高,终非凡艳可比。”李之鼎在《宋人集本寇愍公诗集跋》中认为其诗“虽与苏、黄、范、陆抗颜而行亦何多让。”寇准诗歌有着相当高的艺术成就,值得我们进一步去探究。这篇论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寇准生年、文学交游、思想考辨》。寇准生于建隆三年(962),他和王禹偁、魏野、惠崇、张咏、杨亿、向敏中、张士逊、梅询、柳开、潘阆、宋白等许多当时的著名文人都有过文学上的交游。寇准思想中有着强烈的“中原意识”。第二章《寇准诗歌分期及诗风的流变》。寇准巴东时期的诗歌清冷感伤,晚唐诗风浓厚。北方做官时期的诗歌寇诗风格比较多样,既有晚唐体之讲求锤炼,又有王(维)、韦(应物)之清逸,更有慷慨奔放之雄音。晚年贬谪南方的诗歌饱含“杜鹃啼血”的哀思,诗风有向早年复归之势,但表达上却不像早年那么直露,多了一些凝重沉郁。第三章《寇准诗歌艺术研究》。寇准诗歌的语言总体上是流丽、典雅、自然的,但亦有俚俗、诙谐的一面。寇准诗歌有着想象奇特、善于譬喻、抒情性强的特点。寇准诗歌风格多样,以凄婉感伤为主,同时又具有平淡淳正、激烈愤婉的特点。寇准人格与诗风乖离是有时间限定的:寇准出仕前和中年官北时期,人格与诗风基本上是一致的,而在巴东时期和暮年南贬时期,寇准性格和诗风的乖离的确表现得很明显。寇准并不仅仅诗学晚唐,他同时也受到王维、韦应物、李白、杜甫等盛唐诗人以及陶渊明的影响。寇准学诗是从学晚唐诗入到学晚唐诗出的过程:寇准早年在巴东主要是诗学晚唐;北迁后寇准转益多师,不主一格,诗风多样;暮年南贬,除了情辞凄婉外,技法上已经看不到“晚唐体”的痕迹了。寇准应该被看作“晚唐体”诗人中的另类,他不能被看成是“晚唐体”的代表,因为寇诗并不局限于“晚唐体”,他被归为“晚唐体”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诗歌保存的状况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