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协作通信系统的中继选择与功率分配算法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v4375560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天线输入输出(MIMO)等空间分集技术能大幅提升无线移动通信系统容量,但实现MIMO的智能天线等技术复杂度高,价格昂贵,目前难以实用。协作通信则是提升无线移动通信系统容量的另一种有效途径,它在多用户通信环境中,通过共享邻近移动通信用户的天线来产生一种与MIMO等效的虚拟多天线输入输出通信系统环境,从而获得相应的空间分集,大幅提高无线移动通信系统传输性能和容量。本文重点研究中继选择算法及协作中各节点的功率分配方案。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1)论文简要阐述了协作通信的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无线信道的特点及几种常用的信道衰落模型,时间分集、频率分集和空间分集及三种合并技术,及放大转发、解码转发和编码转发等三种协作传输协议的详细过程。(2)本文详细分析了几种已有的中继选择算法,并在基于信噪比和信道增益的双向中继选择算法的基础上,考虑了源节点和目的节点之间的直接传输链路。只有当直接传输失败时,才采取协作通信模式,即探讨了何时需要协作的问题。此外,还分析了改进后算法的中断概率性能。(3)本文研究了发送功率的分配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双向AF协作系统的功率分配(R-OPA)方案,此方案以平均总速率上界为目标函数。在选择单个中继参与协作时,此算法对源节点和中继节点的发送功率进行合理地分配。此外,在R-OPA算法的提前下,分析了系统的中断概率性能,并得出了中断概率上下界的闭合表达式。仿真实验表明,本文改进的中继选择算法,能获得4dB左右的增益,并系统总速率提升为原来的1.4倍。本文提出的功率分配算法是基于信道统计特性的,不需要实时地更新信道状态信息,有低复杂度的特点,并且和等功率分配算法相比能提高系统的平均总速率,降低系统的中断概率。
其他文献
随着移动数据业务量的增长以及新业务种类的出现,对于移动通信网络性能和质量方面的要求也与日俱增。为了适应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提高数据传输速率以及提升QoS,3GPP启动了长
目前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被全球移动通信产业寄予厚望,由于LTE系统在发送端采用了MIMO技术,在接收端,每个天线接收到的是多个频率和时间上都重叠的发射信号的叠加,
近年来随着智能化计算机应用的普及,计算机为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但与此同时导致人们对计算机的依赖越来越强,除了已有功能,人们开始希望
基于统计模型的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变化检测技术获得的检测结果是否理想取决于模型能否准确的表达变化信息。传统的分布模型描述变化信息的准确性有限,本文采用描述能力更
随着无线通信的发展,语音通信不再是人们需要的唯一业务,越来越多的业务要求能够提供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更好的通信质量。针对无线信道衰落、移动终端尺寸的特点,研究者提
随着企业信息系统建设的不断的发展,系统业务功能越来越丰富,简单的客户/服务器系统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级信息系统的要求。中间件为企业级分布式应用提供了一个标准的平台,使应
近年来,多核处理器在流媒体和高性能计算领域应用广泛。多核处理器与单核处理器相比带来了更高的性能,但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能耗,较高的能量消耗会导致处理器热量的增加及系
随着通信技术、视频编码技术和嵌入式技术的快速发展,视频监控迈入了网络化、智能化时代。3G网络覆盖的日趋完善对无线视频监控系统的开发提供了便利条件,而基于嵌入式技术的Li
语音识别就是让机器能够识别出人们说的话,是语音信号处理的一个重要分支。同时它又是一门交叉学科,涉及到数字信号处理、人工智能、模式识别、生理学和认知科学等,研究价值
近些年以来,随着各大以分享图片为要素的软件(例如国外的Facebook、Instagram,国内的微博、微信等)产生以及具有高清拍摄功能移动设备的发展,图片信息成为人们使用得最多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