溴代1,2,3-噻二唑衍生物的农药生物活性研究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023144553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具有系统获得性抗性(Systemic Acquired Resistance, SAR)的1,2,3-噻二唑类植物激活剂苯并噻二唑(BTH)和噻酰菌胺(Tiadinil, TDL)的成功商品化后,1,2,3-噻二唑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极大推进了对此类化合物的开发研究。在植物激活剂甲噻诱胺创制的基础上,课题组发现溴代1,2,3-噻二唑衍生物(试验代号:ZHH-1、ZHH-4、ZHH-5)具有很好的生物活性。为了给新型植物激活剂的创制奠定更多的基础,本文对其生物活性和初步作用机制进行了探索。ZHH-1、ZHH-4、ZHH-5在50 μg/mL下对18种典型的田间发生病害病原菌(包含子囊菌纲、半知菌纲、担子菌纲等中的典型病原菌)的离体抑菌试验发现,3个化合物对大多数的病原菌具有很好的广谱抑制活性。为了进一步明确该类化合物的作用机制,为该药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指导,以BTH、TDL、阿米西达、三环唑、病毒唑和宁南霉素为对照药剂,对3个化合物进行了对水稻稻瘟病、黄瓜灰霉病和烟草花叶病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离体条件下,3个化合物对稻瘟病菌的菌丝生长、孢子萌发、芽管伸长均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对稻瘟病菌附着胞形成没有显著的影响,但对侵入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另外,它们可以影响稻瘟病菌的菌丝形态、导致菌丝严重扭曲、呈波浪型生长、菌丝顶端有裸露的原生质团出现。室内活体试验发现,这3个溴代1,2,3-噻二唑类化合物在防治水稻稻瘟病、黄瓜灰霉病和烟草花叶病表现出优异的活体杀菌活性和抗病毒活性。利用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 GFP)作为示踪因子,把含有GFP基因的TMV表达载体p35S:30B:GFP转化农杆菌EHA105,通过浸润法注射烟草叶片,通过钝化和保护模式验证了3个化合物的抗病毒活性。本论文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溴代1,2,3-噻二唑化合物具有良好的广谱杀菌和抗病毒活性。
其他文献
5月1日,《中原抗战摇篮——从竹沟出发的新四军部队史料展》在河南省确山县竹沟革命纪念馆开展。展览采取“版面+文物+声光电+场景”等多种展示手段,展出抗战文物126件,多数
在深入分析BT模式的特点与优势及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BT模式创新应用的方法与途径。结合深圳地铁5号线BT项目的成功经验,提出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中创新应用BT模
城市地下工程具有现场环境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工期长、对环境影响控制要求高等特点,是一项相当复杂的风险性系统工程。在北京市地铁建设中施行的环境安全风
本文介绍了某商城中央空调工程利用消防水池蓄冷的设计和施工方法以及运行效果,讨论了利用消防水池蓄冷的特点和运行方式.
基于笔者对我国11个城市的部分中小学教师访谈和中小学学生对媒体态度的选择率、使用频率的调查分析,根据教育传播理论,从教育者角度、教学信息角度以及受教育者角度提出了提高
高雅趣味是一个假命题。由于长期以来在审美实践中忽略了美感产生的真正原因,结果导致了对审美趣味本身的模糊认识。特别是在当代以消费为主导的社会中,更是漠视了审美冲动的
大熊猫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单调、狭小的生存空间和伸手即来的食物使大熊猫的生活也变得单调而枯燥,不少饲养大熊猫的单位都存在较严重的种群健康下降问题。许多熊猫表现出摇头、
分别从理论和试验两方面论证了断后伸长率与断裂总伸长率的不同,为更好地理解断后伸长率与断裂总伸长率提供了帮助。
艺术设计是生产力和生活方式的创造,具有创造社会物质文明的价值,可产生社会文化效应,其与市场、企业有着紧密的联系。艺术设计的发展吸取了其它学科的最新成果,从传统概念上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海阳市农村养老存在着子女赡养压力大、“空巢老人”数量增多、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仍有缺陷等问题,分析得出子女不在身边,老人生活供给水平不足是制约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