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先秦时期,是老子思想产生和发生影响的第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也是其传播与接受的第一个高峰期。先秦时期,是诸子“百家争鸣”的时代,这一时期《老子》的传播与接受主要发生在诸子之中。本文通过对先秦诸子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的梳理和钩稽,以逻辑推理和分析归纳的方法探讨此一时期《老子》的传播与接受情况。由于年代久远,此一时期传世文献有些真伪难辨,因此,本文只对经考证确为先秦的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给予探讨。本文主要把一家一派作为一个学术整体来探讨对老子的传播与接受情况。对于近年来的出土文献大多学者也把它们归入某家某派,本文在探讨时则不再把出土文献列入某家某派,而专列出土文献一章。本文分以下几部分:一、杨朱和庄子学派对《老子》的继承和吸收。先秦道家流派众多,其中杨朱、列子和庄子学派是最早最直接继承和发展老子思想的道家人物和学派,他们以老子的“道”论和自然无为说为核心,侧重于从心灵境界层面继承和吸收老子思想,为老子学说在战国的广泛传播奠定了基础。二、黄老学派对《老子》汲取和发展。黄老学派是融合儒、墨、名、法、阴阳等各家思想而以道家思想为主体的学派,主要包括彭蒙、田骈、慎到、宋钘、尹文这些学者和《管子》四篇、《文子》、《吕氏春秋》等著作。这些学者和著作主要是从现实层面汲取和发展了老子思想,充分说明了老子学说在战国之际传播的广泛性。三、先秦其它家派对《老子》的接受和吸收。老子思想在战国时代的影响是巨大的,儒、法、名、兵等家都直接或间接的受到老子的影响。此章主要对以韩非为代表的法家,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和以惠施为代表的名家等有确切材料证明受到老子思想影响的人物给予探讨。四、从出土文献看《老子》在先秦的流传。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甲、乙和《黄帝四经》(即《经法》、《十六经》、《称》、《道原》),郭店楚墓出土的道家文献竹简《老子》甲、乙、丙和《太一生水》及儒家文献《中信之道》也可看出老子思想在先秦的流传情况。五、有关《老子》在先秦流传情况的几点初步结论。首先,从传播规模上看,《老子》的传播由隐至显,并且在整个战国之际有不同的《老子》抄本流传。老子的“博大真人”形象基本上定型于战国之际。在《老子》广泛传播中,《老子》文本逐渐趋于完善。总之,老子在先秦的影响是巨大的。作为老子后学的道家各个学派及法家等直接受到老子的影响,他们不但吸收继承了老子的思想观点,而且大量援引和祖述《老子》,为我们了解《老子》的原始面貌提供了参考。先秦其他各家各派也都在思想观点或思维方式上直接或间接地受到老子的影响,充分显示了老子在先秦影响力之巨大,其显学地位无可争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