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中医药人才是中医事业不断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也是中医药创新和现代化的保证。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强对中医药人才培养的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其中均提出要进一步强化中医药人才队伍的建设。复合型中医药学术带头人作为中医药领军人才,其培养是中医药传承、创新及发展的基础,对其培养效果的评估则是人才培养中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当前,首届北京市复合型中医药学术带头人研修班即将结业,本文拟对其培养效果进行评估,以期为相关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提供借鉴。研究目的:1.通过对北京市复合型学术带头人研修班培养效果进行评估,总结已有成效,分析问题,提出建议,为后续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提供借鉴;2.初步构建复合型中医药学术带头人培养效果评估指标框架,为后续类似项目的评估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从临床、科研、教学、管理四方面对研修班全体学员的培养效果进行评估,并请学员对项目满意度进行评价,总结培养成效、发现问题并提出建议。其中,调查问卷与访谈提纲的编制是在对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提取相关指标,通过专家咨询进行修改后确定的。研究结果:1.理论研究结果:(1)相关概念:在对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复合型中医药带头人是指: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广博的知识和中医药临床技能,在本领域造诣深厚,并得到国内外同行的认可,同时兼有多门学科知识,在医学临床、科研、教学、管理等多方面发展,能带领学术团队为本领域发展共同奋斗的优秀学者。(2)评价指标框架: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及专家咨询,初步构建评价复合型中医药学术带头人的指标体系,包含临床水平、科研能力、教学能力和管理水平在内的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及26个二级指标。2.实证调查结果:(1)基本情况:研修班共有学员47名,职称均为正高级,其中男性32人(68.09%),女性15人(31.91%);来自三级医院的有37人(78.72%),二级医院10人(21.28%);博士研究生27人(57.45%),硕士研究生6人(12.77%),本科或专科14人(29.79%);担任院长/党委书记/所长级别职务4人(8.51%),担任副院长/副所长级别职务13人(27.66%),担任科主任级别职务25人(53.19%),担任副主任2人(4.26%),无职务 3 人(6.38%)。(2)学员能力评估:①临床水平:学员中医药知识掌握度高,应用广泛,对临床工作作用显著,每单元门诊量平均提升5人(T=247.5,P<0.001),参加研修班前后临床水平自评提高10分(T=370.5,P<0.001),患者对研修班学员诊疗水平打分为(98.73±2.81)分,对其整体印象打分为(98.79±2.74)分;②科研能力:平均每人负责3项课题,总经费60万元,发表论文6篇,出版书籍1本,共有30人(63.83%)担任各级学会主委,22人(46.81%)在相关学术期刊担任编委,32人(68.09%)为中医药重点学科带头人/负责人,参加研修班前后科研能力自评分平均提升10分(T=451.5,P<0.001);③教学科普能力:46人(97.9%)参与带教工作,四年内累计带教硕士研究生224名,博士研究生97名,规培生172名,进修生285名,收徒100名,开展学术讲座514次,参加电视节目录制累计132次,参加健康知识宣讲349次,累计受益达26375人次以上,参编中医药科普书籍37本,参加义诊活动509次,累计受益达21120人次,教学科普能力自评分平均提升5分(T=473,P<0.001);④管理水平:中医药政策及学科管理知识应用较多,管理水平自评分平均提升6分(T=473,P<0.001);⑤个人综合素质:个人综合素质自评分平均提升5分(T=495,P<0.001),17.02%(8名)学员行政职务有所提升。(3)项目满意度评分:学员对组织实施安排的各项评分满意度均在4.65分以上(满分5分),5项活动形式学员收获从大到小依次为:专题讲座>拜师游学>学术交流>小组讨论>自学,学员对研修班总体满意度评分在90分以上(满分100分)。对研修班内8名学员进行访谈,学员认为专题讲座收获很大,自学收获较小,建议增加专题讲座课时,加强对中医经典、科研方法、管理知识的学习,开展主题明确的学术交流活动,同时增加网络视频学习及交流讨论的形式。结论:1.研修班培养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学员参与度高,培养成效显著,学员临床水平、科研能力、教学科普能力及管理水平均得到了显著提升,对研修班整体组织实施满意度高。2.存在的问题有:学员间个体差异较大,学习积极性及科研成果分化严重;培养方案有待改进,学术交流专业主题较弱,个人自学缺乏方向性,拜师游学实施受阻;培养效果评价仍需完善,由于客观条件限制本次评价指标偏重可量化数据,对培养效果的评估不够深入。建议:从培养内容来看,应将学科融合与专科培养相结合;从培养组织来看,应将集中培训与网络学习相结合;从培养形式来看,应将多种培养形式联合贯通,相互促进;从培养效果评估来看,应探索构建多维度多方式结合的评价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