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背俞穴芒针透刺的方法治疗心脾两虚型原发性失眠并通过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与单纯传统针灸疗效进行差异比较,为治疗原发性失眠提供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临床60例患者,均符合心脾两虚型原发性失眠的纳入和诊断标准,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针刺结合芒针组(即治疗组)30例和常规针刺组(即对照组)30例。治疗组为芒针结合普通针刺的方法,对照组为普通针刺,选穴为双侧照海、申脉、神门、三阴交、安眠、四神聪、心俞、脾俞。入选患者每日治疗1次,每周治疗6次,6次为一个疗程,每个疗程后休息一日,共治疗6个疗程。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及治疗后各应用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以及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进行治疗效果的评价。结果:汇总资料后,将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如性别、年龄、病程等,以及两组治疗前PSQI积分及WHOQOL-BREF中的各项等进行治疗前的组间对比,经统计学分析(P>0.05)无显著性差异,可知两组治疗前的一般资料是具有可比性的。1.治疗结束后,常规针针刺对照组患者共痊愈者5例,显效者8例,有效者11例,无效者6例,愈显率为43.33%,总有效率为80.00%;芒针结合普通针针刺治疗组患者痊愈者10例,显效者12例,有效者6例,无效者2例,愈显率为73.33%,总有效率为93.33%。芒针结合普通针针刺治疗组总体疗效与普通针针刺对照组最终的治疗效果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2.自身前后对照:两组治疗后PSQI积分及WHOQOL-BREF中生存质量主观感受(G1)、健康状况主观感受(G4)、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环境领域等指标与治疗前的积分对比显示患者临床不良症状感受均有改善,且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提示该课题所研究的两种治疗方法在治疗结束后均可改善失眠症状。3.治疗后组间对照:芒针结合常规针针刺治疗组与常规针刺对照组相比较,两者在病人的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时间、日间功能障碍、匹兹堡量表总分及WHOQOL-BREF中的生理领域的感受及心理领域感受的评分在治疗前后的差值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芒针结合常规针针刺以及选用常规针针刺两种治疗方法对失眠症患者状体征均有改善。2、芒针结合常规针针刺治疗组在改善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及日间功能障碍以及PSQI量表总分方面优于对照组;同时通过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生理领域方面的感受,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其疗效优于常规针刺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