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汉字字形区分的文本数字水印算法

来源 :大连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feixue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跟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和不断发展,人们进行信息交流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传统的以纸张、磁带、录像带等实物载体的信息交流方式已逐渐被以文档、音频文件、视频文件等二进制文件载体的信息交流方式所替代。如今,由作家所创作的文学作品、由老师或某个领域的专家撰写制作的教学资源、由音乐制作人和影视制作人出版发行的音乐制品和各种影视作品都被拿到互联网上进行交流。这种局面带来了两方面的效应:一方面互联网的出现使得信息更加有效地被传递和分发,使得人们可以快速的获得有用的信息;但另一方面这种信息交流方式也会导致一些没有被授权的用户同样获得了授权用户才能具有的利益。最终使信息资源创造者的利益受到损害,从而大大打击了信息资源创造者的创作热情。于是,人们迫切需要一种技术,要求它既可以继续发挥互联网积极的一面,同时又可以对各种受版权保护的信息资源给与技术上的保护。数字水印技术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目前,数字水印技术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图像、音频、视频、文档、软件、数据库等多种应用领域,并取得了不错的应用成果,而逐渐的被人们重视起来。不过目前基于图像、音频和视频的数字水印研究成果居多,并且其中的很多方法是比较有效的,但是这些方法都不太适用于文本文档的规则结构。迄今为止,基于文本的数字水印研究因其特殊性,相关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基于文本的格式方面。即通过对文档的格式作一些微量调整,将信息以二进制编码的形式隐藏于文本对象的变动中。这类算法由于完全依赖于文本格式(行移、字移、特征编码等),均存在抗攻击性不够强,鲁棒性较差的缺点。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水印信息只能加入文本内容之外,而无法加入文本内容之中。因此,必须研究基于内容的文本数字水印算法才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本文通过研究图形学中图与图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类对汉字认知习惯的特点,将汉字拆分为多个汉字部件,再将每个汉字部件看作一个图形单位,对照图与图之间的关系,将这些汉字部件进行不同方式的组合。从而使同一个汉字具备了多个字形。然后,通过使用不同的字形,将水印信息嵌入到文本当中。这种算法成功的将水印信息隐藏于文本的内容之中,从而较之以前的各种水印算法,在水印的不可感知性、鲁邦性等方面均获得了很大的进步。本文在最后,通过理论分析与实验分析,从两方面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水印算法即可应用于电子文档,又可应用于纸制文档,同时也验证了该算法具有很强的不可感知性和鲁邦性。
其他文献
复杂网络常用来抽象表示某个实际系统。网络中的节点代表实际系统中的个体对象,连边代表个体对象之间的联系。在许多真实系统中,节点个体都是具有行为决策能力的主观个体。当节
随着Internet的迅速发展和不断普及,Web日志资源越来越丰富,如何分析和利用这些海量的数据是当前突出的问题。Web日志挖掘是网络信息处理的一门新技术,也是数据挖掘在Interne
可重构常分为软件可重构、硬件可重构和系统可重构,其中,软件可重构已成为一种共识,常见于各种开发和应用中。随着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意义上的软、硬件界
本文对局域网络环境下高校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技术和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将UML应用于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给出了一种基于UML的管理信息系统需求分析方法,提供了一个
Tim Berners-Lee于2000年12月在XML2000会议上,提出下一代互联网的概念——语义网(Semantic Web),目的在于赋予万维网上所有资源唯一的标识,并在资源之间建立起机器可处理的
第一台PC机的出现距今已有20余年,基于传统PC-AT架构的BIOS(基本输入输出系统)方案仍然应用在PC中。BIOS的基本功能就是在OS启动前操控平台负责系统引导,然而它的架构过于老
克隆攻击是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存在一种非常严重的安全威胁,攻击者只要放置少量克隆节点就可以控制整个无线传感器网络。针对克隆节点如何解决,学术界已经开展了一系列相关研究
流媒体简单地说,就是一边下载一边播放的视频、音频媒体信息。流媒体技术包括适应网络传输的编码格式,QoS控制机制和控制协议。目前的流媒体软件大多是基于客户端/服务器模式的
随着计算机技术与无线射频技术的飞速发展,基于远距离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读写器越来越多地受到各种行业的关注,并产生了许多在RFID基础上的应用需求。由于RFID技术起步发
C语言作为一门主流的编程语言,在操作系统、编译器、嵌入式软件等领域得到广泛使用,这些领域的软件的安全性问题直接影响整个软件领域的安全。与其他语言相比,C语言具有指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