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雪云中水凝物相态及其与热力动力学过程的相互作用

来源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jackmengxiao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论文是对降雨和降雪云中的云物理过程的中尺度数值模拟研究.运用中尺度非静力数值模式MM5V3,对中国华南前汛期暴雨、梅雨锋暴雨、北京东风回流降雪和辽宁寒潮大风雪等四次过程分别进行了模拟研究.详细分析了形成降水的云物理过程,探讨了源汇项对水凝物的贡献,并通过敏感性试验,考察了云物理过程对降水热力动力过程的反馈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华南暖区暴雨和长江梅雨锋暴雨的云物理过程具有汽、水、冰三相混合云特征.雨水主要来源于冰相粒子的融化、雨水和云水碰并以及云水自动转换;冰相粒子与云水、雨水的碰冻是产生霰的主要微物理因子;与冰晶的碰并、冰相粒子和雨水的碰冻以及水汽凝华过程是产生雪的主要源项.云中水凝物下落的拖曳作用削弱了对流,相变潜热释放加剧了层结不稳定,均对热力动力过程有明显反馈作用. 属于东风回流的北京小雪云物理特征与暴雨不同,其过程温度在零度以下,液相粒子微弱,只有水汽、冰晶和雪两相粒子.水凝物和其源项比暴雨过程小1~2个量级.雪的产生来源于水汽凝华和与冰晶碰并.水凝物的下落拖曳作用和相变潜热作用对环境场的热力动力反馈不明显. 辽宁的寒潮大风雪天气为雨转雪过程,液相、冰相粒子均很丰富,也具有混合相云物理特征.水凝物的主要源项与暴雨过程相似,但其量级与北京小雪相当.水凝物的下落拖曳作用和相变潜热作用对环境场的热力动力过程有一定的反馈.
其他文献
该文对比分析了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再分析资料(以后简称为ERA)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第二版,以后简称为NCEP2)计算的大气热源,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全球大气热源时空
该文从NOAAAVHRR 1B数据的可见光波段(Channel 1)、近红外波段(Channel 2)及热红外波段(Channel 4 and 5)出发,结合地面气象资料,用作物缺水指数法建立了适合于监测辽宁省生
本文设计了数据采集存储系统,阐述了数据记录器中各部分电路硬件设计。系统采用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来实现整个系统的逻辑控制以便同时可靠的采集、存储多路模拟量和数字量数
大气气溶胶在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问题上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该文综合利用了地面多波段太阳光度计和具有较高分辨率的MODIS卫星遥感资料,联合反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在集水供热系统的价值也得到了体现,计算机监控能够为集中供热系统的智能化和节能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本文正是基于此,研究计算机自动化控制
在全世界范围内,数据同化正成为提高数值天气预报的重要手段之一,尤其是如何充分利用卫星、雷达等非常规观测资料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在我国,梅雨锋中尺度强降水经常会引起长
华北暴雪具有强度大、突发性和局地性强等特征,预报准确率一直很低。华北暴雪多由从东北平原南下冷空气经渤海向西回流到华北平原的回流天气造成。在回流背景下,若东路冷空气在
邻近效应问题是涉及到3D地气耦合辐射传输模拟和水平非均一反射地表上卫星定量化遥感两个热点问题的一个重要前沿科学难题,它影响卫星对地面目标和大气的定量化遥感应用.该论
该文以研究青藏高压加热为主线,使用NCAR/NCEP再分析数据集深入分析了青藏高压 加热场日变化、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特征.基于热力适应的理论,建立了夏季青藏高压环流场建立和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