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社区基础设施是农村重要的物质资本,是农业经济赖以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大背景下,本文以西安市农村社区基础设施的现状及农民对社区内基础设施的评价为基础,挖掘其所反映的西安市的农村社区基础设施供给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政府、市场、社区这三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制度安排中必不可少的组织,具体到农村社区基础设施供给制度,三者也是不同属性层次基础设施的供给主体出发,对西安市农村社区基础设施供给问题进行了制度原因分析,并根据原因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对农村社区基础设施供给制度进行了优化设计。
论文主要分为六部分:
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提及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方法及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研究思路与结构框架以及论文创新之处。
第二部分是农村社区基础设施概述。首先说明了本文引入社区的意义,是笔者的一个创新,确立了政府、市场、社区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制度安排中必不可少的三个组织形式,因此具体到农村社区基础设施供给制度,三者是不同属性层次的农村社区基础设施的供给主体;然后对农村社区基础设施的概念进行了界定,确定了农村社区基础设施的内容。
第三部分是西安市农村社区基础设施现状及问题分析。这一部分,首先对样本进行了简单介绍;接着对西安市农村社区基础设施供给现状以及农民的评价进行了分析,挖掘出了其所反映的西安市农村社区基础设施供给中存在的问题:农村社区基础设施有效供给不足;供给与需求脱节,供给结构失衡。
第四部分是西安市农村社区基础设施供给现状的制度原因分析。这一部分,笔者从政府、市场及社区这三个供给制度必不可少的组织形式出发,深入剖析了三者对西安市农村社区基础设施供给制度的影响:政府方面一直行政压力型供给,且供给意愿不足;市场则供给介入一贯不足;农村社区村民自治不健全,且供给能力不足;三者综合作用从而导致了单一的社区供给模式和自上而下的供给决策制度。
第五部分是优化西安市农村社区基础设施供给制度措施研究。这一部分,笔者首先根据理论及原则界定了政府、市场、社区三者各自的供给范围;然后从供给方面分别对政府、市场、农村社区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完善公共决策体制,建立符合西安市经济发展水平的城乡统筹供给战略,从纵向和横向两方面来完善政府公共财政体制来完善政府供给;通过模型分析了影响市场介入的因素,提出了消除市场供给限制性因素吸引市场供给的具体建议;通过积极建设农民组织,实现社区多元自治的同时为农村社区供给基础设施提供了资金来源从而完善了社区供给;最后从需求方面(笔者的另一个创新)提出构建农民需求导向的基础设施供给制度的三个结构性安排:一是要按照农民需求位序结构安排不同性质和层次的资源,提供社区基础设施,二是农村社区基础设施供给决策制度建设要与社区自治建设统一起来,三是要建立有效的农民需求表达和显真机制。
第六部分是结论。包括论文的主要观点、不足及后续深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