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严重类型,在心血管系统疾病中有着较高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大约2000万人死于该类疾病,致命性心律失常甚至心源性猝死被认为是心肌梗死后患者迅速死亡的主要原因。人体心脏的电-机械活动依赖于细胞间的电偶联和化学偶联,而缝隙连接是介导细胞间电偶联和化学偶联的结构基础。近年来国外有动物实验表明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对心肌梗死后连接蛋白43(CX43)的重构有重要影响,国内学者也发现急性心肌梗死后,血液中TIMP-4的水平发生了明显变化,这些发现为我们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预防和干预带来了希望。目的:本实验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X43、MMP-7、TIMP-4在人体正常心肌和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的表达情况,观察和分析心肌梗死后心肌CX43、MMP-7、TIMP-4的表达变化及相关性,为阐述急性心肌梗死后CX43的重构机制、增加急性心肌梗死导致的心源性猝死的病理性诊断依据、以及临床上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干预和靶点治疗方面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从大连医科大学病理学与法医学教研室的尸检标本中选取急性心肌梗死导致猝死的心肌标本40例,选取非心源性原因死亡的心肌标本20例,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X43、MMP-7、TIMP-4在正常心肌和急性心肌梗死区心肌中的表达情况。采用SPSS18.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各监测指标均采用秩和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非参数等级相关性(spearman)检验。结果:正常人体心肌细胞Cx43主要表达在细胞长轴两端的闰盘处,在心肌胞浆、细胞侧面只有少量表达;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肌梗死区心肌细胞长轴两端的闰盘处CX43表达数量明显减少且分布紊乱,大部分CX43散乱分布于心肌细胞的胞浆和心肌侧面。正常人体心肌组织中MMP-7表达数量少;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肌梗死区表达数量明显升高,两组结果经秩和检验统计学差异明显,急性心肌梗死区MMP-7表达明显增强。TIMP-4在正常人体心肌细胞表达数量较高;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肌梗死区心肌细胞中表达数量明显降低,两组结果经秩和检验统计学差异明显,急性心肌梗区后TIMP-4表达明显减弱。急性心肌梗死后随着MMP-7的表达升高,CX43表达下降,经非参数等级相关性(spearman)检验两者呈显著的负相关;急性心肌梗死后随着TIMP-4的表达减弱,CX43表达也下调,经非参数等级相关性(spearman)检验两者呈显著的正相关。结论:1.CX43在急性心肌梗死区重新分布与心律失常的发生有关。2.在急性心肌梗死区MMP-7表达升高、TIMP-4表达降低可能与CX43的重新分布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