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历史文化记忆的民族舞蹈文化是先辈们留下来的文化遗产,桂西北白裤瑶猴鼓舞的形成沉淀了本民族历史文化,是白裤瑶先民们想象力、创造力、文化意识的结晶,具有独特的艺术内涵及文化底蕴。桂西北白裤瑶猴鼓舞不仅是民族情感的集中体现,同时也展现着白裤瑶人民的审美心理、审美观念、审美模式。本文将结合笔者在广西南丹白裤瑶乡实地采风所搜集的信息资料与舞蹈学、舞蹈美学、民族美学等学科知识理论通过文献分析、历史分析、案例分析法对桂西北白裤瑶猴鼓舞进行审美研究,剖析它的审美表现与审美内涵,进而总结出桂西北白裤瑶猴鼓舞的审美功能,探索它的美学价值。首先,从桂西北白裤瑶猴鼓舞的历史文化演绎出发,分析了白裤瑶猴鼓舞的历史起源、桂西北白裤瑶猴鼓舞的形成背景及发展现状,明确论文的研究目标,简单介绍研究背景;然后根据采集的视频资料,以外在直观的视角从“蹲颤”动律和模仿性动作两个方面归纳了桂西北白裤瑶猴鼓舞的审美表现;接着从舞蹈动作、起源文化、服饰文化、伴奏音乐、铜鼓文化五个角度探究了它的内在的审美内涵;最后,从以上审美表现与审美内涵中分析出了它的审美功能。本文对桂西北白裤瑶猴鼓舞的审美研究对少数民族舞蹈美学理论体系有着深远的文化价值和学术意义,也对本民族经济、文化、生活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拓展和推动作用,深度挖掘了桂西北白裤瑶猴鼓舞审美的价值与作用,彰显了猴鼓舞的非凡魅力,弘扬了白裤瑶族群文化。因此,必须大力发挥桂西北白裤瑶猴鼓舞的审美功能,吹响积极保护与传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