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披碱草种间杂种F遗传特性及冰草分子图谱构建研究

来源 :内蒙古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aiping03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披碱草属和冰草属均为禾本科小麦族多年生植物,它们具有适应性广、抗逆性强、优质高产等特性,是禾草及麦类作物品种改良的重要基因资源。这两个属的多数种既是优良的人工栽培饲草,又是重要的水土保持植物。为创造能结合双亲优良特性的禾草新种质(新品种),我们将老芒麦与紫芒披碱草、加拿大披碱草与肥披碱草、蒙古冰草与航道冰草相组配进行远缘杂交,成功获得了种间杂种Fl代,并对蒙古冰草×航道冰草杂种F1套袋自交得到了F2群体。本试验对老芒麦与紫芒披碱草正、反交杂种F1、加拿大披碱草×肥披碱草杂种Fl的生育及分子细胞遗传学等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利用AFLP、RAPD标记技术构建冰草分子遗传图谱,同时对株高、分蘖数、单株鲜重等10个重要农艺性状进行了QTL定位分析。主要结果如下: 1.老芒麦与紫芒披碱草正交Fl生长速度明显超过双亲,反交Fl生长速度介于双亲之间;正交Fl株高143.2cm.,反交F1株高129.7cm,正、反交F1的穗型均呈双亲中间型,花粉高度不育;正、反交F1均为五倍体(2n:5x=35),正交F1染色体构型为6.90 I+14.02Ⅱ,反交FI染色体构型为7.82Ⅰ+13.59Ⅱ,染色体配对行为不规则是造成杂种F1高度不育的细胞遗传学原因。亲本老芒麦、紫芒披碱草和其正、反交杂种F1代分蘖期幼叶的EST酶谱表型差异明显,是蛋白质水平鉴定杂种的重要依据。 2.加拿大披碱草与肥披碱草种间杂种F1植株生长势强,生长速度明显超过其双亲,平均株高146.07cm:F1株型倾向其母本加拿大披碱草,穗型呈双亲的中间型,杂种F1植株完全不育:染色体数目为35条(2n=5x=35),其PMCMⅠ平均染色体构型为5.79 Ⅰ+14.3lⅡ+0.171Ⅲ,染色体联会较松弛、单价体和多价体频率高是导致杂种F1不育的原因。试验筛选出适宜于加拿大披碱草×肥披碱草F1及其双亲的RAPD扩增引物16个,共扩增出215个位点,多态性位点占72.1%:亲本加拿大披碱草和肥披碱草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7122,杂种F1与加拿大披碱草的遗传距离为0.6643,而与肥披碱草的遗传距离为0.2329,杂种F1偏父本遗传。试验建立了加拿大披碱草×肥披碱草F1幼穗外植体组培再生体系,最适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2.0mg/L2,4-D,最适幼苗分化培养基为MS+2.0mg/L6-BA+0.4mg/LNAA,最适生根培养基为MS+0.5mg/L IBA。该组培再生体系成功建立,为秋水仙碱诱导杂种F1愈伤组织染色体加倍提供了必要条件。 3.对蒙古冰草、航道冰草亲本材料进行多态性检测,筛选出AFLP适宜引物16对、RAPD适宜引物19个,用这些引物对F2群体扩增得到248个多态性位点,其中AFLP多态性位点211个,RAPD多态性位点37个。对F2群体AFLP、RAPD标记分离分析发现,来源于两个亲本的标记位点分离比例接近1:1,在P<0.05的条件下,248个标记中有49个偏离3:1的孟德尔分离比例,占标记位点总数的19.8%,说明该F2群体适于遗传作图。 4.利用二倍体蒙古冰草、航道冰草杂种F2分离群体首次构建了冰草分子遗传图谱,它包含7个连锁群、175个分子标记,其中AFLP标记152个,RAPD标记23个,图谱全长416cM,平均图距2.47cM。 5.对二倍体冰草10个重要农艺性状共检测到13个QTL,其加性效应各不相同,各位点的遗传贡献率介于10.1%~33.9%,13个QTL分布于6个连锁群上。控制株高的QTL1个,控制叶长的QIL1个,控制单株鲜重的QTL1个,控制单株干重的QTL2个,控制叶宽的QTL1个,控制分蘖数的QTL1个,控制茎粗的QTL2个,控制叶片数的QTL1个,控制茎叶比的QTL2个,控制穗长的QTL1个。
其他文献
乌鲁木齐气候干旱少雨,水资源缺乏,绿化用水需求矛盾突出,水资源已经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开辟可利用的污水资源,将城市生活污水通过净化达到再生水标准,从而节约水资源已迫在眉睫。  对居住区生活污水再生处理,就近收集处理生活污水用于附近的绿化,能使污水循环利用,是乌鲁木齐市节能减排,水资源化利用的有效模式。  通过对乌鲁木齐30个小区小型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详实可靠的数据调查,从处理规模、出水标准、选用工
学位
在我国的长江口、珠三角、天津滨海等海岸地区,广泛分布着软黏土地基,随着沿海地区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构筑物需要建设在这类软土地基之上,其含水量高、压缩性强、渗透性差,具有显著的蠕变特性。土体的蠕变特性导致诸多建立在软黏土地基上的建筑物出现沉降时间过长、沉降量过大等不良现象,严重威胁建筑物的长期稳定性。而由于软黏土不同的颗粒成分、沉积环境、地质历史等因素,其蠕变特性表现出明显的地域特征,同时近海建筑
学位
拱坝作为一种经济性和安全性都比较优越的坝型,已成为国内外水利工程中主要选用的坝型之一。随着筑坝经验的不断积累、设计理论的不断完善和施工技术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混凝土拱坝修建于复杂的地基上,且坝的高度不断增加。因此,关于拱坝安全性的研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文章针对拱坝的结构受力特点和应力变形特点,结合拱坝的主要结构形式和拱梁法的基本原理,对不同的拱坝应力分析方法和稳定分析方法进行比较;重点介绍拱
学位
随着工业的发展,挥发性有机物(VOCs)带来的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催化氧化是消除其污染的有效手段之一,而其中高活性和高稳定性的非贵金属催化剂和低贵金属含量催化剂的研制是目前的热点。本论文主要针对甲苯深度氧化反应,设计制备了系列高活性且稳定的SnO2基催化材料,并利用各种表征手段,深入考察了其表面活性中心以及影响甲苯氧化消除反应的关键因素。主要结论如下:  第一部分利用微波/超声辅助硬模板法(KCC-
学位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