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杆菌抗原诱导活化的人γδT细胞L-选择素的表达规律及调控机制

来源 :安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1)探讨L-选择素(CD62L)在结核杆菌抗原(Mtb-Ag)诱导人γδT细胞表达的动力学特征;(2)观察不同细胞因子对活化人γδT细胞表达L-选择素的调节作用;(3)应用信号分子阻断剂初步探讨PKC,P13K,MAPK等信号途径在人γδT细胞活化过程中对L-选择素表达的调控作用。 方法 (1)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别用Mtb-Ag和CD3单抗(CD3mAb)刺激并加IL-2培养扩增,分别获得Mtb-Ag激活的T细胞(MtbAT)(γδT细胞为主)和CD3mAb激活的T细胞(CD3AT)(αβT细胞为主)。(2)取新鲜PBMC和刺激后培养3~21天的γδT细胞和αβT细胞,用多色荧光抗体标记,在流式细胞仪上检测γδT细胞表面L-选择素的表达,并与αβT细胞作比较。(3)Mtb-Ag初次与再次刺激人γδT细胞分别培养7天,在培养同时分别按组加入IFN-γ、anti-IFN-γ、IL-12、anti-IL-12,并与培养的不同时间分别收集细胞,检测L-选择素表达情况。(4)培养6d~8d的MtbAT分别加入PMA、Ionomycin(IMN)、PMA+IMN培养3h、6h、12h、24h后,应用流式细胞术(FCM)分别检测L-选择素的表达率。(5)培养8天的γδT细胞分别加入Mtb-Ag、Rotterin+Mtb-Ag、PMA、Rotterin+PMA刺激4h,收集细胞并检测L-选择素表达。(6)MtbAT或CD3AT预先用LY294002(P13K途径抑制剂)、SB203580(p38途径抑制剂)、
其他文献
目的:测定大肠癌、肺癌患者术前,术后血清中自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含量,探讨大肠癌、肺癌于术前后血清IL-10含量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
目的:研究血红素氧化酶1(HO-1)在对抗心肌缺氧-复氧损伤中的作用,并探讨环氧化酶2(COX-2)是否参与其作用机制。 方法:取雄性SD大鼠心脏,除去血液,转移、固定于Langendorff灌流
用血清药理学方法研究穿山龙总皂甙对大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及其分泌IL-2,IL-6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阐明其免疫抑制机制,开发出以穿山龙总甙为原料的高效、低毒
该课题的目的就是通过人工提前开启新生小鼠眼睑,并接受光线刺激的方法,以模拟早产儿过早接受光照的过程,建立早产近视动物模型,并从分子生物学水平探讨早产儿近视的病因及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