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气泡病(gas bubble disease,GBD)多数发病快,死亡率高,难以控制。大口黑鲈(largemouth bass,Micropterus salmoides),又称加州鲈,是我国主要的特种淡水养殖品种之一。气泡病是大口黑鲈养殖过程中的最严重的病害之一,一年四季均有发生,夏季出现最多。本试验从病因分析和组织病理观察两方面对自然条件下发生慢性气泡病的大口黑鲈进行研究,结合研究的结果在实验室模拟自然发病条件,制作大口黑鲈慢性气泡病的疾病模型,同时对人工条件下发生慢性气泡病的大口黑鲈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通过对自然条件和人工条件下患病大口黑鲈病因的探讨和对两种条件下大口黑鲈组织病理变化的比对,为大口黑鲈气泡病的诊断和预防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1.调查池塘环境下自然发生气泡病(gas bubble disease,GBD)时的溶氧过饱和度,发现广东顺德地区夏季大口黑鲈养殖池塘溶氧过饱和是极其常见的,同时水体分层的情况也很多见。由于天气原因、池塘客观条件原因或管理的原因,夏季在高密度养殖条件下,同一池塘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监测到的上下水层的溶氧过饱和度可以相差很大,也可以相差很小,并且部分表层水溶氧过饱和度较大的池塘未发生气泡病,而相反部分溶氧过饱和度相对较小的池塘却发生了气泡病。进一步深入调查发现,在池塘平均溶氧值相差不大的条件下,水体分层不明显的池塘比水体分层严重的池塘更易发生慢性气泡病,即大口黑鲈气泡病的发病很大程度上是由底层溶氧过饱和度决定的。因此建议在监测溶氧过饱和度的过程中,需要对各个水层特别是底层的过饱和度进行监测。2.在实验室模拟出多种与前期调查过的池塘溶氧过饱和度相似的环境,将平均规格为50g的大口黑鲈100尾随机分四组在不同溶氧饱和度条件下(50%~100%、100%~150%、150%~200%、200%~250%)饲养20d,对发病的大口黑鲈进行临床病理解剖和组织病理观察。结果表明,患病个体临床表现为眼球突出、角膜不透明,水浸片和临床解剖显示患病个体鳃丝、眼球后极和鳍条基部等处出现气泡、气柱或被气泡占据的空间等。组织病理变化为眼球视网膜与脉络膜脱离,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肥大、增生,随后坏死消失;脉络膜丛出血,未成熟红细胞比例增加,成熟红细胞破裂或坏死后形成含铁血黄素沉着,同时脉络膜丛出现大量被气泡占据的空间;角膜上皮细胞空泡化,角膜血管化;肝静脉无血或少血,红细胞数量明显减少,成熟红细胞坏死后出现含铁血黄素沉着,同时出现炎性细胞浸润,并且未成熟红细胞大量出现,肝细胞空泡化严重,部分出现核固缩,少量出现坏死,细胞核及细胞质均消失,只能见到肝细胞的轮廓,肝细胞索的结构已经消失;肾小球与基膜脱离,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变性,肾脏血窦无血或少血,也能见到未成熟红细胞增多、含铁血黄素沉着和炎性细胞浸润等病理变化;肠道微绒毛上皮细胞出现空泡变性,粘膜层、肌层和浆膜均出现被气泡占据的空间;鳃丝复层上皮细胞空泡化或严重增生,鳃小片上皮细胞从鳃丝脱落,鳃丝静脉无血或少血等。3.对自然条件下发生慢性气泡病的大口黑鲈个体进行临床病理解剖和组织病理观察,并与人工条件下发病个体进行比较,结果发现,自然条件下发生慢性气泡病的大口黑鲈病理变化与人工条件下的基本一致,均表现为眼球视网膜与脉络膜脱离,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肥大、增生,随后坏死消失;脉络膜丛出现大量气泡;角膜血管化;肝脏、肾小管、肠道微绒毛和鳃丝复层上皮等处细胞空泡化,未成熟血细胞增多,血细胞破裂后含铁血黄素沉着,导致炎性细胞浸润等。人工条件下患病个体未成熟红细胞增加比例高于自然条件下发病的个体,自然条件下发病的少数个体会出现轻微脂肪变性等在人工条件下没出现的病理变化,这些都可能与人工条件和自然条件下个体暴露在过饱和溶氧下的时间长短不一以及两种条件下饲喂方式不同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