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法与大断面矿山法隧道并行近接施工的影响分区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caif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投入建设城市地下轨道交通,不仅仅为城市居民提供舒适快捷、安全高效的出行方式,实现了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目标,同时还与全国范围内的铁路网络相结合,正在逐步发展成为以“铁路+城市轨道”为主体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地铁建设地点多位于城市中心区域,周边建筑林立,地下管线密布,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新建地铁距离周边既有结构物过近,或是新建隧道相互之间距离过近的问题。对于新出现的隧道工程复杂近接施工问题还没有研究成果可以遵循,因此还需要深入研究以便为类似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本文以长沙地铁3号线侯家塘站至东塘站区盾构法隧道和矿山法隧道近接施工问题为依托。在总结现有隧道施工力学原理及地下工程近接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盾构法和矿山法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力学机理,选择位移作为近接影响分区的判定准则,绘制出近接分区图,最后结合模型试验,提出保证隧道施工过程安全性的工法和监测方案选型思路。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围岩应力的重分布是近接施工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围岩应力重新分布的范围就是隧道施工会对周边环境产生影响的区域,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法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范围。(2)隧道的施工顺序对最终的地表沉降存在的影响,矿山法隧道施工是造成地表沉降的主要原因;新建隧道施工对先建隧道影响是通过改变围岩应力场和位移场来实现的;先建隧道结构内力在靠近新施工隧道一侧会出现明显增长,内力的变化主要表现在轴力的增加。(3)在考虑隧道施工顺序的基础上,利用地表沉降和结构变形判定准则画出盾构隧道和矿山法隧道的近接影响分区。在相同的工程背景下,矿山法隧道施工产生的影响要大于盾构法施工,盾构法隧道后施工时的强影响区域范围要小于矿山法隧道后施工时的影响区域。(4)基于现场施工采用的设计方案进行数值模拟和模型试验,验证了隧道近接影响分区的适用性。为保障近接施工安全,需要重视监控量测,必要时可以加固隧道之间的围岩和提升结构设计强度。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高层、超高层建筑的发展,钢骨混凝土结构研究和应用越来越广泛。作为钢骨混凝土柱的一种,钢管高强混凝土核心柱由于核心钢管对于核心混凝土约束作用较普通钢骨强,因而较
节点连接性能是现代竹木结构中决定性环节之一;而螺栓连接节点又是现代竹木结构中最重要的连接方式之一。本文首先分析螺栓连接原理和木结构设计规范中的螺栓节点,然后建立现
由于在地下洞室开挖之前较准确地确定围岩的地质条件及相关的基本参数往往是很难的,故开挖方案和支护参数初步设计也存在许多盲目性,不经济性或安全隐患。本文以拉西瓦地下厂
本文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影响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受弯性能的各因素做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分析。 在研究过程中,本文首先运用ANSYS建立了Tan Kiang-Hwee,Ng Chee-Kho
随着粉煤灰质量的改善以及混凝土中粉煤灰掺量的提高,现有的粉煤灰混凝土抗压强度公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参考已有的研究成果,研究了影响粉煤灰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
空间网壳结构的形式很多。在工程应用中结合工程的具体条件选择适当的网壳形式,是结构设计的关键所在。这是因为网壳形式直接影响着空间结构的技术指标、制做安装质量以及施工
网壳结构的发展与建筑材料和计算理论的发展紧密联系。随着数值分析工具和分析手段的进步,其总的趋势是跨度越来越大,厚度越来越薄。跨度大、厚度薄、重量轻可以看作是结构优
地震灾害是对人类社会破坏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伴随着世界经济与科技水平的提高,抗震减灾问题在世界上日益受到广泛的重视。地震设防水准直接关系到未来结构的抗震能力,
通过探地雷达对盾构隧道壁后注浆的分布进行无损检测,是为了在及时快速地掌握盾构隧道壁后浆液分布的基础上,再进行目的性的补偿注浆,最终达到控制隧道纵向沉降的目的。本论文通
本文结合何圩立交桥建设的需要,就“桥面连续”的结构形式、受力特点以及改进方法开展研究,同时对施工工艺作了初步探讨。对“桥面连续”结构在各种不利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和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