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舞蹈是一种经过提炼、组织和美化了人体动作的艺术。中国民族民族舞泛指产生并流传于中国民间、受民俗文化制约、即兴表演但风格相对稳定、以自娱为主要功能的舞蹈形式。而幼儿舞蹈教育是舞蹈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在幼儿中开展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对幼儿的形体、气质、身心都会产生积极的作用,同时还可以矫正幼儿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帮助幼儿全面健康地发展。
当代中国的儿童,独生子女成为社会主流,因而不少儿童从小就娇生惯养,缺少一定的锻炼,从而养成了很多不良的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同时,不少儿童体质差,弱不惊风,意志力相当薄弱,做事难以持之以恒。有一句俗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幼儿时期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的培养在人一生中是尤为重要的,所以教育孩子重点应放在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上。
3-6岁幼儿,他们的行为习惯特点主要有:爱游戏、爱模仿、好奇又好动、喜欢赞扬、喜欢成功、喜欢和同伴交往、喜欢户外活动、注意力容易转移、情感容易冲动、自制力弱,容易言行脱节。在平时的家庭和学校教育中,针对幼儿的这些特点,需要找到适合他们特点的教学方式。
而幼儿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育正是适合幼儿这一时期的所有行为习惯特点,因为不同民族所特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不同民族民间文化对其舞蹈动作形态影响的独有性、及富有当地特色的音乐和服装等,这些都是不同民族受不同民族民间文化长期的影响而产生的特有的表现情感的方式。而正是这种方式,比普通的舞蹈更具影响力,它能让儿童在基本掌握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身体形态和审美风格的同时,更能感受到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深厚底蕴。所以它不仅满足了幼儿爱游戏、爱模仿、好奇又好动、喜欢和同伴交往的天性,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加强了注意力、情感控制、自制能力的培养,学习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表演更是让幼儿的表现欲和自信心得到极大的满足,让他们在享受成功的同时,也从小加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成为了幼儿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最大帮手。
本文立足于幼儿舞蹈实践教学,对为期8周的“幼儿中国民族民间舞启蒙班”的20名3-6岁的幼儿进行教学记录、分析,为了更深入的了解他们的行为习惯特点,制定适合他们的相关的教学计划,针对班上的20名学生及家长展开了详细的调查。在详细的了解所调查学生的这些情况后,及时跟家长沟通交流,制定出符合培养幼儿行为习惯特点的教学大纲,使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舞蹈老师有趣的课程教授,肢体协调能力、事物感知能力、舞蹈的表现能力及行为习惯都有所提高。
在这个实践教学中,每两周对课程进行总结和教学效果分析,将学生的体态和行为习惯状况进行了记录。课程主要以三个民族的表演性舞蹈为主线,通过表现性舞蹈的学习,来渐渐带入传统舞蹈动作的学习。这种方式与传统舞蹈教学的先教基本体态、律动、步伐,再来编创表演性舞蹈不同,将其反之,这正是为了符合3-6岁儿童的心理身理特点,让她们寓教于乐,在优美的音乐和舞蹈动作中,引起她们对这个民族,民族民间文化的兴趣,从而在模仿到舞蹈动作形态的同时,比其他小朋友懂得更多的深层次的内涵。
最后通过调查对比及个案分析,发现舞蹈教育,尤其是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能使幼儿形体优美、骨骼强健,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减少患病的机会;能帮助幼儿增加关节的灵活性和柔软度,减少受伤的机会;还可以增强幼儿的耐力。另外,还能够帮助幼儿以肢体动作或表情以补口语沟通之不足,能够宣泄内向儿童的情绪困扰与强化自我控制能力。所以,无论是在幼儿个人生活学习能力还是社交能力的培养上,中国民族民间舞对幼儿的行为习惯的养成都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