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的发展日益迅速,国际间的沟通与交流也日趋密切,全球化时代已经到来。在这一发展背景下,我国制定和修改了一大批法律,这其中不乏有通过学习、借鉴和援引于其他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法律和法规而制定和修改的法律、法规。法学理论界将这一现象称之为法律移植,法律移植在事实上的确丰富了我国的法律体系,但是在现实中通过移植过来的法律存在着与我国国情和社会制度如何相通相溶的问题,法律移植仍然是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一大课题。本文在当前全球化这一时代背景下,从法律移植问题的研究现状入手,在第一部分分析了法律移植在全球化时代表现出的新特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出来:第一,就全球化对法律移植的影响加以分析;第二,对法律移植在全球化的冲击下呈现出的四个趋势进行探讨。第二部分对我国不同历史时期法律移植的情况进行总结,从纵向历史思维的角度出发,将其划分为清末民初、建国前后、改革开放后这三个时期。重点在于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立法中的法律移植。在文章第三部分,笔者对我国法律移植的诸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剖析,主要论述了法律移植前的基本移植理论、法律移植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和法律移植后的经验总结,其中,笔者重点对法律移植过程中存在的理论移植的滞后性、使用法律逻辑推演的机械性、司法改革的理想主义、忽略我国城乡二元的社会结构、法律知识的地方性、国家政治形势的个异性六个问题进行了较为具体的论述。在文章的最后,笔者围绕着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法律移植应有的特殊作用与价值进行了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历史进程而逐步形成的。我国可以称之为是一个法律大国,却不能称之为是一个法治强国。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法治建设仍然有着新的重任。笔者认为法律移植能为我国法治建设道路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