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旅游景区是旅游者进行游览活动的物质载体,作为旅游目的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旅游规划的重点,也是旅游地理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在加快推进成渝经济区建设的发展机遇与发展趋势下,深入研究成渝经济旅游景区的发展格局,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对区域旅游产业乃至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GIS技术,以成渝经济区A级旅游景区为例,选取其2001-2011年的景区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基尼系数、最邻近指数、捷夫模型、地理联系率、β指数、γ指数、网尼克指数以及回转半径分析、核密度分析、数理统计、图形分析,从旅游景区发展差异、旅游景区空间位置、旅游景区空间关系、旅游景区交通网络格局等方面探讨了成渝经济区旅游景区的发展格局特征。结果表明:(1)旅游景区发展差异方面。成渝经济区A级旅游景区的数量近十年总体呈快速增长趋势,2A、3A、4A级景区保持较高的增长率,但完成过晋升旅游景区的比例很小;经历了初期快速增长,中期回落后,成渝经济区建设不断推进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区域内A级旅游景区建设水平的全面提高,发展重心逐渐转移到中端市场上;人文类旅游景区在数量和整体质量上相对与自然类旅游景区占有较大优势;旅游景区的中端市场供给过于旺盛,等级规模结构未形成捷夫模型状态下稳定的金字塔结构,高级别和低级别旅游景区发育很弱;成渝经济区九大分区A级旅游景区发展强度差异显著,区域处于极不平衡发展阶段,现已保持着成都区和重庆都市区发展强度过大的格局,川中南区A级旅游景区发展强度受到成渝经济区协作分工的影响,相对其他分区发展严重滞后。(2)旅游景区空间位置方面。成渝经济区A级旅游景区在各个时期中,最邻近点指数R均小于1,且Voronoi多边形的面积变异系数CV均大于64%,验证了空间上集聚分布的态势;集聚效应变化分为两个阶段:极化效应阶段(2002-2007年),主要表现为沿成渝双核聚集,扩散效应阶段(2008-2011年),主要表现为沿着重庆城市中心点南部和成都的城市中心点西部扩散;距离成渝两地120-300km范围为景区分布密集范围,表现为远城(成渝两地)集聚形态分布,距离衰减作用较缓和;景区分布的高密度地区为重庆都市区和成都市,密度相对较高地区形成了南北两带分布的格局,南带较北带而言在数量和旅游景区等级质量上都具有较大的优势;旅游景区中心主要走势是东北方向,但一直处于地理中心的西南部,分布地区间的差距越来越主要地体现在南北方向上。(3)旅游景区空间关系方面。成渝经济区新增A级旅游景区主要朝着地形复杂区域或过渡地带不断地增多演化,形成景区密集区即为地貌复杂区的格局;沿重要水系不断地增多演化,景区密集区均有丰富的水系分布;对交通干道特别是高速公路表现出较强的依赖,重庆绕城高速公路内侧和成都绕城公路外侧空间聚集效应明显;沿重要城镇不断地增多演化,形成景区密集区即为城镇密集区的格局,以成都都市圈和重庆都市圈景区聚集非常明显,乐山都市圈和泸州都市圈也聚集了较多的景区;旅游景区与客源市场配合程度较高,呈现出明显的市场导向性特征,能发挥旅游景区资源配置的良好效益,有利于旅游景区的稳定发展。(4)旅游景区交通网络格局方面。成渝经济区A级旅游景区网络β指数为1.12,网络连接度只属于中低等水平,42.70%的A级旅游景区未被交通干道辐射;旅游景区网络γ指数为0.38,网络连通度较低,但局部地区的旅游连通度仍较高,如重庆都市圈和成都都市圈;成渝经济区A级旅游景区网络网尼克指数的平均值为9.56,通达性总体上较差,成都市金堂中国脐橙之乡是该网络的中心。基于以上结论,结合现实因素和相关研究理论,制定出“景区布局协调”和“景区功能互补”两大优化目标,提出“区域协调原则”、“增强结构功能原则”、“适度超前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区位原则”和“与城市协调相原则”六条优化原则,从空间布局优化方面设计“构建环城景区带,突出层次功能”、“实施点-轴式发展模式,优化双核结构”、“完善交通网络,打造精品旅游带”三条优化对策,从结构功能优化方面设计“加强有效引导,促进有序发展”、“克服地区差异的负面影响,加强景区整合联动”、“推进旅游便利化进程,发展自驾旅游”、“产品导向型旅游开发,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四条优化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