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末以来,人文素养的缺失和人类社会的精神危机不断引发人们的担忧,希望人文精神复归的呼声日益高涨。促进科学与人文的融合,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加强人文素养教育已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流和趋势。我国自2003年以来开展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也正是顺应这个历史潮流而进行的。历史学科的人文属性决定了其在加强学生人文素养教育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当前的高中历史课程改革中,培养具备丰富人文知识和高尚道德修养的青年一代,提升国民的人文素养水平,已成为高中历史教学的基本目标。然而纵观当前高中历史教育教学现状,其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却不能令人满意。历史教师紧紧围绕高考命题方向决定授课内容,而不注意进行教学和课程改革,使得新课改的许多先进理念未能落到实处。中学生集体意识淡薄、无礼貌、不文明、依赖性强、污染环境、不关心他人和社会等现象日益突出,整体人文素养水平仍然很低。此外,中学历史教师队伍本身也存在人文素养水平不高的现象,许多教师呈现职业倦怠心理,缺乏工作和学习的热情。本文结合当前中学历史人文素养教育现状和自身的教学实践,在对当前中学历史人文素养教育状况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可行性策略,以期为中学历史人文素养教育的发展研究做出贡献。本文第一部分对国内外人文素养教育研究现状做一简单梳理,结合当前世界各国纷纷加强人文素养教育的趋势,明确提出当前人文素养教育是时代的需要和人类的呼唤,我国也应后起直追。第二部分则通过对《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解读,结合当今世界的人才观念,再次指出中学历史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性。第三部分针对高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现有教育机制、学生自身、教师队伍等方面分析当前中学历史人文素养教育缺失的典型表现,指出当前的社会现实、教师的个人素质、以分数作为唯一标准的高考评价机制等,都是影响高中历史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原因。第四部分在前文基础上结合当前我国高中教育的现实和本人的教育教学实践,提出一些实用性强、人文素养教育效果显著的改进策略,如加强教师师德培训、深入挖掘历史教材内容、开展第二课堂等,以期能为人文素养教育研究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