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乳腺癌在全世界女性患者中具有非常高的发病率,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相对于45岁以上女性患者而言,青年(年龄<35岁)患者人数较少,但随着乳腺癌发病率的增高,青年患者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多。随着精准治疗理念的提出,对乳腺癌患者进行精确的分子分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根据患者的不同分子分型,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案,以期延长患者的生存期。近年来发现,染色质重塑因子-1(Remodeling and spacing factor 1,Rsf-1)在包括乳腺癌在内的多种恶性肿瘤中高表达,并且Rsf-1高表达的患者肿瘤细胞侵袭性更强,预后更差,也更容易产生对化疗药物的耐药性。目前已经有研究表明,Rsf-1在乳腺癌患者中的表达率较乳腺增生患者中高,并且Rsf-1的高表达与较大的肿瘤体积、更高的TNM分期和较差的预后具有明显相关性。但是Rsf-1在青年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是否具有自身的特点,并未进行独立研究。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研究Rsf-1在青年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进一步研究Rsf-1的表达情况与青年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分别检测105例青年乳腺癌组织和6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Rsf-1的表达水平,并分析Rsf-1的表达情况与青年乳腺癌患者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TNM分期、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表达、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表达、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表达、Ki-67表达、P53表达、病理类型、分子分型、是否为三阴性乳腺癌之间有无相关性。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Personχ~2检验对Rsf-1的表达和不同临床特征、病理类型进行分析,检验水准为α=0.05。结果: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Rsf-1在青年乳腺癌组织中56例高表达,49例低表达,高表达率为58.3%;在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0例高表达,60例低表达或不表达,高表达率为0,两者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在105例青年乳腺癌组织中,Rsf-1的高表达与肿瘤体积、淋巴结转移情况、TNM分期、Ki-67的表达、是否为三阴性乳腺癌相关,而与雌激素受体(ER)的表达、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表达、P53的表达、乳腺癌的分子分型无关。结论:Rsf-1在青年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具有自身特点,很可能成为青年乳腺癌患者的治疗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