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f-1在青年乳腺癌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vinstu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乳腺癌在全世界女性患者中具有非常高的发病率,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相对于45岁以上女性患者而言,青年(年龄<35岁)患者人数较少,但随着乳腺癌发病率的增高,青年患者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多。随着精准治疗理念的提出,对乳腺癌患者进行精确的分子分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根据患者的不同分子分型,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案,以期延长患者的生存期。近年来发现,染色质重塑因子-1(Remodeling and spacing factor 1,Rsf-1)在包括乳腺癌在内的多种恶性肿瘤中高表达,并且Rsf-1高表达的患者肿瘤细胞侵袭性更强,预后更差,也更容易产生对化疗药物的耐药性。目前已经有研究表明,Rsf-1在乳腺癌患者中的表达率较乳腺增生患者中高,并且Rsf-1的高表达与较大的肿瘤体积、更高的TNM分期和较差的预后具有明显相关性。但是Rsf-1在青年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是否具有自身的特点,并未进行独立研究。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研究Rsf-1在青年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进一步研究Rsf-1的表达情况与青年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分别检测105例青年乳腺癌组织和6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Rsf-1的表达水平,并分析Rsf-1的表达情况与青年乳腺癌患者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TNM分期、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表达、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表达、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表达、Ki-67表达、P53表达、病理类型、分子分型、是否为三阴性乳腺癌之间有无相关性。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Personχ~2检验对Rsf-1的表达和不同临床特征、病理类型进行分析,检验水准为α=0.05。结果: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Rsf-1在青年乳腺癌组织中56例高表达,49例低表达,高表达率为58.3%;在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0例高表达,60例低表达或不表达,高表达率为0,两者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在105例青年乳腺癌组织中,Rsf-1的高表达与肿瘤体积、淋巴结转移情况、TNM分期、Ki-67的表达、是否为三阴性乳腺癌相关,而与雌激素受体(ER)的表达、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表达、P53的表达、乳腺癌的分子分型无关。结论:Rsf-1在青年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具有自身特点,很可能成为青年乳腺癌患者的治疗靶点。
其他文献
<正> 如何看待武装斗争问题,是我们党在大革命时期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随着革命斗争实践的发展,党内一些同志对此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作出了有一定深度的理论分析;但是,
本文以校园景观规划设计为研究主体,对海绵城市理论在其规划设计中的应用条件进行分析。简要介绍海绵城市基本理论内容的基础上,分析该理论与校园景观规划的适应性,并在雨水
知识产权素养偏低是目前各高校存在的现实问题,主要体现在认识不足、缺乏了解途径、对侵权现象认识不够等。这需要高校从宣传、管理、资金、普及教育等方面入手切实提高高校师
在唐传奇中,女性成为作家反映社会现实的一个重点。因为唐代政治、社会风气、妇女地位和文人自身处境的变化,使传奇作者形成一种迥异于前代小说的女性观。
发挥选拔功能推进素质教育—高考数学科问卷调查分析任子朝(国家教委考试中心)1综述与问题提出1.1高考是为大学录取新生而举行的选拔性考试,高考是否将中学里最优秀的学生选拔出来,是
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干旱少雨、森林火灾、森林破坏及其他人类干扰等严重破坏了鸟类栖息地环境,进而威胁到鸟类的生存和繁衍,导致鸟类栖息地数量与质量下降,鸟类物种多样性锐减。本文以老挝PKK国家公园为研究区域,对公园内所有鸟类的种类、数量及其分布区域做了调查,并分析了PKK国家公园鸟类群落与栖息地环境之间的关系,探讨了影响公园内鸟类物种多样性的因素,为老挝PKK国家公园鸟类的保育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和
受众的欣赏水平和欣赏范围,在科技发展、生活水平大为改善的今天不断提高和拓展。作为传统的大众媒介之一的电视,如何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成为电视求得生存发展必需要面对的
近年来,由于钻孔灌注桩在施工中难度较小,成本较低,施工设备易提供,桥梁稳定性好,消除应力集中等优点,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技术在具体的桥梁工程的施工中越来越被推崇。针对桥梁桩基础
章太炎的经学立场经历了从“援今入古、以古统今”到“专宗古文”的演变 ,而《书》的修订正是其经学思想大转折的关键期。孔子为“良史”说的宣示 ,从孔子、左丘明、司马谈